文章来源:35斗 微信公众号

龙年伊始,全球可可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可可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令整个行业为之震惊。据国际可可组织( International Cocoa Organization )数据统计,美国可可期货从2022年12月的2601.33美元/吨飙升至2024年4月的11758.07美元/吨,不到2年时间,可可价格已翻4倍,创造历史新高点。

可可豆是巧克力最核心的原料,科特迪瓦和加纳是全球可可豆产量最高的国家,由于近期气候的极端变化引起产量下降,导致全球可可供应短缺。原材料产量的下降,将影响全球巧克力市场。

据Crunchbase News报道,全球一些初创公司正在开创“无可可”巧克力的先河。具体来看,“无可可巧克力”主要选择了两种路径,其一是用相似的原料替代,比如角豆、大麦、葵花籽仁等,比如在烘焙中,使用小麦粉和角豆粉替代可可粉,获得的蛋糕感官特征依然有良好表现;其二是在实验室,通过细胞培育的方式获得可可的主要成分,减少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依赖。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全球巧克力市场现状,以及“无可可”巧克力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市场规模达1159.2亿美元 国内外品牌齐发力

众所周知,可可脂是巧克力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可可脂由可可豆经过一系列分离和淬炼而得到。可可豆是可可树的果实,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森林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20以内的热带地区。非洲主要以科特迪瓦和加纳为主要产地,我国海南和云南也有栽培。

巧克力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甜点,深受全球“吃货”们的喜爱。巧克力从味蕾上的“奢侈品”到大众零食,占据了现代人甜食的半壁江山。无论是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还是可可奶冻、提拉米苏、曲奇饼干等甜点,又或者是热可可、巧克力咖啡等饮品,人们对于甜食的喜爱让巧克力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2024年全球巧克力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59.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8.8亿美元。

巧克力作为“舶来品”,清朝初期就已传到了中国。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可可主要靠进口且价格昂贵,在中国并没有成为一种普及的食品。直到进入21世纪,“德芙,纵享丝滑”等广告词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巧克力品牌也逐渐崛起。

近年来,国内巧克力产品质量和种类不断提高,涵盖了各种口味和价格层次。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低糖、无糖、功能性等特色巧克力成为消费者更加青睐的选择。

目前,国内巧克力市场中,黑巧克力是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这一届年轻人更加追求健康、“低糖”的食物。黑巧不仅含糖量低、牛奶成分少,可可含量还高(从50%—90%不等)。这一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口欲,同时也符合年轻人追求更加自然的生活方式。

融资1.1亿美元 4家初创公司将可可从巧克力中剔除

2024年初,可可价格价格突破一万美元/吨的大关,原材料价格的飙升给全球巧克力制造商带来不小的影响。据相关报道,包括雀巢、好时、费列罗等在内的国际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已宣布涨价计划。

西非是可可豆最主要的产地,贡献了世界约80%的可可产量。气候变化严重破坏了西非的农作物。根据国际可可组织的数据,2023、2024 年度全球可可供应量将下降近 11%。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23年12月科特迪瓦和加纳遭遇特大暴雨,当地的可可农场被洪水淹没。2024年2月,西非地区严重干旱,气温一度飙升至40℃以上。同年4月,哈马坦季风让西非国家更加干旱。哈马坦季风(Harmattan Wind)是一种含夹杂着沙尘的干燥季风,每年12月到3月从撒哈拉沙漠吹向西风国家。沙尘严重时会直接杀死小可可豆荚并吸收土壤水分,从而影响到可可产量。

在供应受限和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对初创公司开发巧克力替代品的兴趣有所上升。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四家涉及“无可可”巧克力的公司获得了资金。到目前为止,Voyage Foods、Planet A Foods、California Cultured、Nukoko等四家初创公司总共筹集了超过 1.1 亿美元。

目前,Voyage Foods 已经推出不含可可的巧克力、不含花生酱的涂抹酱以及不含咖啡豆的咖啡三种产品。作为目前融资最多的初创公司,Voyage Foods创始人 Adam Maxwell介绍,”无可可“巧克力不需要种植或者收获可可豆,该公司主要原料是葡萄籽和葵花籽仁,这两种原料的供应链稳定且更加环保。

此外,Planet A Foods采用发酵专有技术,使用全天然的本地原料(燕麦和葵花籽)创造了ChoViva浓缩液和ChoViva黄油,通过将这两种材料的混合,从而得到不含可可的ChoViva巧克力。据了解,ChoViva生产的替代巧克力产品成分完全天然,并且与传统巧克力相比,生产过程中的糖含量减少30%,用水量减少94%,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

California Cultured从植物细胞中培养可可成分,通过使用基于细胞的技术重新制造相同的可可产品。

Nukoko正在与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了解,2024年3月该公司获得由Oyster Venture Capital领投的15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其中SOSV和The Mills Fabrica参投,同时还获了Innovate UK的赠款。

可可豆产量下降 “无可可”巧克力或将成为新时尚

目前,市面上巧克力原料主要是纯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代可可脂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用氢化或非氢化方法制成的熔点和口感近似于可可脂的配料。相较于天然可可脂熔点较低,不易保存,代可可脂生产成本更低,更易保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

不过,代可可脂代在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期食用超过2克/日,会造成超重和肥胖,并且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寻求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可可替代品显得更加紧迫。

一直以来,可可种植对环境和人道主义都有着负面影响,包括森林砍伐、淡水枯竭和依赖童工。“无可可”巧克力的出现一方面是可可产量下降,为巧克力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是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虽然”无可可“巧克力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创业公司如果能够获得成功,那么未来可可系列零食不再来自于遥远的非洲农场。

“作为一个巧克力狂热爱好者,我认为美味黑巧克力棒很难被替代,因为可可含量较高。然而,在巧克力曲奇或涂层冰淇淋棒等零食中,’无可可’巧克力起作用可能更容易。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食品科技公司开发与真实产品一样好的产品。未来,如果巧克力短缺,那么美味的替代品可能是唯一的选择。”Crunchbase News的特约商业和技术专栏作家Joanna Glasner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巧克力在欧美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消费者规模趋于稳定。近年来,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正逐渐成为巧克力市场增强最快的国家。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2024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89.7亿元。

此外,根据智研咨询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年吃巧克力2块(约100克),而在欧洲这一数字是中国的近100倍。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中国巧克力市场有巨大潜力,目前仍处于蓝海阶段。

随着可可原产地产量的下降,探索可可替代品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全球已有食品科技公司正在投入这片蓝海中,寻找替代品。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也需紧跟时代趋势,充分考虑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以及营养价值,在这一领域充分展现“中国新势力”。


参考资料:

1.https://www.fooddive.com/news/4-startups-taking-cocoa-out-chocolate/715563/

2.https://www.jpmorgan.com/insights/global-research/commodities/cocoa-prices

3.https://news.crunchbase.com/agtech-foodtech/cocoa-shortage-synthetic-chocolate-startup-investment/

4.https://agfundernews.com/meet-the-founder-voyage-foods-adam-maxwell-on-futureproofing-the-chocolate-supply-chain

5.新京报.热巧克力:巧克力饮用方式的变迁

6.财联社.狂飙不止!美国可可期货突破万元大关,近两个月价格翻了一倍

7.可可资讯.可可价格创历史新高——原因分析及未来走势研判

8.财闻网.可可价格创历史新高,雀巢好时费列罗等品牌均宣布涨价计划

9.世纪经济报道.全球商品观察丨年涨幅超266%!国际可可期价突破1万美元/吨 对巧克力食品消费端影响多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