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江企业(SH600210)$  近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令人震惊,我国有高达337家中小银行被归类为高风险!这些银行中不仅包括了14家城商行、191家农商行及农村信用社,还有132家村镇银行。主要分布区域有东三省、甘肃、内蒙、河南、山西等地区。涉及的银行总资产为6.63万亿,且目前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详细清单。这里面不排除怕引发挤兑等因素。

随着银行风险加剧,昔日的高息产品也开始一个个被叫停,比如大额存单、协定存款、通知存款、智能存款等等,这些高收益产品,很可能要逐渐成为历史了。

中小银行高风险,释放了哪些信号

1、银行的不良率开始往上抬

随着楼市进入调整周期,银行不良率也开始往上抬。红星新闻消息:贵州银行不良贷款总额55.68亿元,30.46亿来自房地产,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高达40.39%。换句话来说,相当于给房地产行业放出一个亿贷款,有4000万是收不回来的。

另外重庆银行,2023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6.48%,对比2016年的0.2%,上涨了31倍。

而且不仅仅是不良率大幅上升,重庆目前也是法拍房挂牌套数最多的城市,每增加一套法拍房,背后都是一笔银行不良贷款。

还有其他很多中小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超过5%了。央行发布的202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337家银行被央行列为了高风险,按流程来说,这些银行要被监管介入了,接下来再通过吸收合并、倒闭重组、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去慢慢的化解风险。

2、钱贷不出去

自疫情以来,老百姓的存款意识大幅上升,到今年3月,全国居民存款就达到了146万亿,要知道2023年我国GDP也就126万亿,也就是说如今老百姓存到银行的钱,甚至比一年的GDP还要多。

如果再加上26万亿的理财产品,两张加起来,总共有接近172万亿的资金“躺平”了。

如今银行最着急的不仅仅是怎么把这笔钱借出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存款可能都要给利息,太烫手了!

假如全部按照利息1.5%来算,一年下来,全国银行光利息就得支出2.58万亿,要知道,去年六大行的总利润也只有1.38万亿。换句话来说,这笔存款的利息支出相当于六大行利润的两倍,而且这还只是粗略的计算,实际上可能比预期需要支付的利息更高。

而且,从近期很多人都表示低息贷款业务电话量的增多,也足以表明,银行现在就盼着能把钱贷出去,那这个又进一步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去年19家上市银行的营收下降4%,这已经是银行上市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

另外这两年还有六家银行出现看解散,单从这一点来看,银行将高息全部停掉也不会奇怪。

老百姓如何存钱才更安全?

1.存入大银行

如果想要存款,绝对安全,那么,最好将钱存入大型银行,尤其是系统性重要银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度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共有20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这些银行大而不倒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利息可能没小行高,但本金安全不存在问题。

2.分散存入中小银行

如果既想保证本金安全,又想获得更高利息收益,那么也可以选择中小银行,但是在存储之前,就必须要满足两点:

第一个,该银行必须有存款保险,这就意味着,储户50万以内的本息安全得到保障,在银行破产倒闭50万以内,本息可以全额赔付;

第二个,超过50万资金最好分散存款,比如有100万资金可以考虑分三家银行存储,一家银行存40万,另外两家银行存30万,总之,每家银行存款不宜超过50万。结语:

以前有一位银行行长曾说过,“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很多时候银行都不好意思公布,你看这银行挣钱挣得都不好意思了”。

而今年,甚至招行行长也开始讲要过紧日子,严日子,还要降本增效。

可见,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存钱首先还是考虑风险,再想到收益,避免为短期收益而导致陷入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