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SH601228)$  $盐 田 港(SZ000088)$  $厦门港务(SZ000905)$  

日前,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推出202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该排名以船舶在港时间为基准,统计了全球508个港口的876个集装箱码头在2023年的绩效表现,其中广州港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三,港口效率稳步提升。

此外,据上海航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4年4月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数据排名中,广州、香港、深圳、上海、厦门等中国港口的船舶服务效率也在全球名列前茅。放眼大湾区港口,1-5月,广州港船舶抵港艘次同比正增长,4月份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停时1.03天位居前列,船舶平均在泊停时0.67天更是位列世界第一。在国际航运出现航次取消、运费上涨、港口拥堵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背景下,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何“风景独好”?

今年1-5月份净增5条外贸航线

据了解,南沙港区是华南国内国际双循环航线交汇的枢纽,国内沿海航线和国际航线丰富,长、中、短航线和珠江水系驳船支线密集,大船码头岸线、驳船岸线和容量大的堆场能适应国内和国际各类因素的影响。通过多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充分发挥欧美海外办事处的作用,依托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临港物流仓库,着力打造“湾区国际集拼中心”,广州港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吸引更多欧美等国际市场货物在南沙集聚。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近年来广州港通过提前部署优化航线布局、提升船舶服务效率、加快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在全球航运业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持续稳定提供高效便捷的港口服务,让各地货物经湾区物流货达四方。

广州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港着眼于航线布局的调整,推动内贸船公司班轮、驳船共舱合作,根据船公司合作方式和驳点方向科学灵活安排堆场,提升码头泊位利用率。外贸方面,与国际班轮公司深化合作,吸引国际班轮航线聚集,优化外贸从卸船到提货全链路作业流程,进一步提升南沙外贸客户服务体验。加强南沙一二期泊位堆场系统等操作深度一体化,加快南沙三期、四期新增能力建设,推动南沙港区航线布局调整,通过四期新增能力释放南沙三期作业空间接卸外贸箱量,提升南沙港区整体通过能力。今年1-5月份,南沙港区净增5条外贸航线,南沙港区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61条。

进口水果通关时效提升25%以上

港口效率高不高,还要看港口、海关、口岸等部门的协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港通过建立关港通数据对接平台,与海关等口岸部门的深度协作,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效率,这使得广州港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比如与黄埔海关联合建设锚地监管无纸化平台,货主企业通过平台申报,经海关审批通过后直接在锚地提离验放货物。据黄埔海关统计,该业务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5500万元,7万吨级船舶平均作业时长缩短约5天。

与广州海关联合启动“湾区一港通”模式,加强珠江内河码头和南沙港等沿海港口的联动性。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货物在珠江内河码头通关,经南沙港区转运,实现“7×24”小时流转。数据显示,整体物流周期可缩短至3-5天,每标箱综合成本可节省约300元。此外,启动的南沙物流园区冷链快速放行模式,线上审核放行冷藏箱装拆业务和查验仓商品提离业务,实现国抽业务全流程监管,进口水果通关时效提升25%以上。

除此之外,作为全球航运物流重要一环的广州港南沙港区,正加快“大物流”发展,发挥驳船、航运、拖车、铁路、物流园区等综合枢纽优势,深化“铁路-港口-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方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物流链降本增效。1-5月广州港海铁联运量增长45.7%,穿梭巴士水路运输增长7.9%,持续强化了对大湾区以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企业的服务能力。

来源:广州港集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