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a

编辑| 赤木瓶子

一场腥风血雨的白玉兰奖“撕番战”正在上演,前后已经发酵一周多。

5月30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公布入围名单。其中演员王阳凭借热播剧《追风者》进入“最佳男主角”奖项提名名单,该剧另一名主演王一博无缘入围。部分不理智的王一博粉丝开始涌入演员王阳、导演姚晓峰、出品方等微博下进行谩骂“偷奖”,上升为职场霸凌,试图举报,相关话题登上多个热搜。

6月5日,相关方均予以回应。电视剧《追风者》发布“爱奇艺奇爱工作室白玉兰报奖情况说明”表示,“在白玉兰奖提报细则允许的前提下,为每位主演都做了提报以争取荣誉,报奖情况未同步主创和演员。”言外之意即在主演不知道的情况下“都报了”,评委没让王一博入围。

监制陈祉希发文称,“无论是做制片人还是监制,保护主创是我非常重视的工作。本次白玉兰报奖,作为总监制,我没有向平台充分了解到报奖情况,让导演、一博、阳哥承受了很多误读,我很抱歉。”

王阳发文称:“我踏实拍戏,行胜于言。”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王一博发文称:“魏若来的成长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感谢观众,作为演员,我将继续倾尽全力,专注于每一个角色与作品。” 随后,微博站方针对恶意拉踩引战、人身攻击、刷量控评等行为,共清理违规内容3700余条,对654个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置。

作为对照组,《南来北往》丁勇岱被提名、白敬亭粉丝祝贺被夸体面。王一博错别字事件、评论区惊现“专注痛点的辩论大师”等“周边知识点”热度持续发酵。归根结底,粉丝发疯,败的仍是明星的路人缘。无论艺人本人,还是剧方,都需要承受“流量的副作用”。

困于转型的顶流,演技进步了几分?

偶像剧不能演一辈子,几乎每一个流量艺人都会在年龄上去之后考虑转型问题。

杨幂今年便带来了《哈尔滨一九四四》,王一博近年来的转型努力也是有目共睹。2020年的《有翡》几乎是他的最后一部偶像剧,从《风起洛阳》《热烈》《冰雨火》到《无名》《追风者》《维和防暴队》,类型涉及古装、谍战、运动、动作等等,其中不乏名导的主旋律大片大剧,待上映的是和程耳二度合作的《人鱼》。

多位和他合作过的导演都不乏鼓励和好评,《冰雨火》导演傅东育评价王一博非常投入地完成了角色塑造,并称赞其是一个有信念感的演员。《无名》导演程耳表示“我们连续拍过他42个小时,但他始终是非常谦逊地拍摄。”说他是优秀的电影演员、有独特的天赋,并在随笔中写道,王一博单纯谦逊,评价“他的绵善沉稳,就他的境遇或风气来说十分难得”。抛开商业考量,这些评价更多集中的还是“努力敬业”层面。

成就一位好演员的,除了天赋,也有丰富敏锐的情感感知力,以及经历的复杂。而这正是14岁独自赴韩国当练习生、22岁年少成名的王一博,相对缺乏的部分。作为舞者,他的专注自制无人怀疑,作为演员,他可能需要更多“对生活的感受”。

这是大部分明星共同的问题,身处云端太久,失去对普通生活的感知。一直在古偶打转,也被诟病演技许久,渐渐有下滑趋势的唐嫣,也是遇到了王家卫,用了三年才得以“自我打碎重组”成为汪小姐。

在《无名》上映之际,王一博“过于光滑没有阴影”的面部,在影帝梁朝伟的对比下,便显得有些不妙。大银幕光影更偏爱的是有棱有角,眼神有戏的“电影脸”。

在《追风者》开播之初,“王一博演技”便登上了热搜。客观来说,经过多部剧集电影的打磨,其演技相对于他自己确有一定进步,但还没达到被表演奖项提名的地步。

具体来看,原声台词功底有所进步,咬字发音更加清晰,在服化道的烘托、对情绪的带动下,大部分戏能达到自然不出戏的程度,底层青年初入职场的紧张、开心,失去至亲的悲伤,各种情感都有一定的呈现。

此前他已经出演了《无名》和《热烈》,前者的角色是民国革命者,后者的角色是热血青年,而魏若来不啻综合了这两大特质,表演起来轻车熟路。

但在一些对手戏里,王一博最常见的“酷盖”式面无表情便会上演,没有“接住对方的戏”。需要更复杂情绪演绎的时候,其层次也较为单一,如替哥哥地下接头完成遗愿时,表现出的只有“紧张”没有“伤痛”。过度专注外在表现,而忽略了人物深层次内心动机的挖掘,没有“完全化身成人物”。魏若来原型为著名的红色金融家顾准,其经历跌宕复杂,原本有更丰富的演绎空间。

从角色选择上来看,目前他扮演的多个角色都有相当的重合度:有着自己热爱和坚持,初出茅庐的青涩年轻人。这也是大部分流量艺人的主流选择,尽可能地在贴合本人形象的安全区打转,不做能力范围外的“超纲题”。这也就决定了这类人物通常难有人性灰色复杂的一面,表演层面也更难出彩。反之,扮演和自己反差极大的人物、反派人物,很多时候是演员成功转型的第一步。

一部剧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能够“扛起来”的,而是编剧、演员、导演、灯光、摄影、服化道几百人团队的共同心血。一部好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各自的人物弧光成长线,而一个好演员能够在剧本给定的框架内,通过表演设计为人物赋予更多的生命,让群像更加出彩。——这是在合格不出戏之上,更进阶的要求。

以撕番思维衡量奖项:流量的副作用

“撕番思维”曾经引发一场又一场大战,于正新剧《五福临门》官宣主演阵容,罕见未采用行列排名的方式,而是用摩天轮旋转方式官宣,还标明“旋转方向不分上下左右”,表示“喜欢撕的可以抄作业”。

这次饭圈大战,是撕番思维在奖项评选时的体现。在部分粉丝看来,王一博主演的电视剧《追风者》入围了最佳电视剧,但作为剧中一番男主,“扛起了所有的热度和话题”、吸引招商的他,却未能入围最佳男主角,反而是排在领衔主演第三位的王阳获得了提名。

事实上,一番并不等同于必然入围和获奖,如此前拿下视帝的《觉醒年代》于和伟也并非一番,且白玉兰奖对戏份有要求,非主角难以通过。有人做过统计,王阳扮演的“沈图南”和王一博扮演的“魏若来”每集戏份相差几分钟,前者多于女主,差别并不大。

《2024年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章程》显示,男主角、女主角奖项原则上各填报1 人,即第一男主角和女主角。第一男主角、第一女主角必须在剧情的推动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具有不可或缺重要意义的角色。如确有多男主角或多女主角并存的情况,则填报人数最多各2人,且皆须在剧中占较重篇幅。

据报道,《繁花》片方申报时,认为剧中三位演员都是女主角,且每位都非常出色,便和组委会沟通给三位都报了名。最终,只有唐嫣入围了最佳女主角——她也并非一番。

且目前仅仅是一个提名而已,从名单来看,王阳有一定的陪跑可能:凭借《繁花》第五次拿到提名的胡歌,凭借《漫长的季节》拿到提名的范伟,都是视帝的大热之选。

综上,粉丝破防实属出人意料和不必要。

正剧用流量艺人,屡见不鲜,正剧获得关注,艺人也得以与戏骨老演员合作、加速转型。王阳扮演的是双男主戏中常见的“导师”角色,双方因信仰不同最终走向分道扬镳,在刻画人物成长的同时也折历史的选择。为什么要选王一博担任这个“一番”?从组盘之际,剧方便应当已经深思熟虑过。他自带的流量能为剧集带来极大的热度加持,有利于招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爱奇艺 2024 年首部热度破万的主旋律大剧,《追风者》最高收视率曾破2%,播放市占率破20%。招商方面,全剧共60个广告数,共10个合作品牌。纵向对比同类型算得上可圈可点,其热度走高、招商可观有题材拓新的原因,顶流的出演也吸引了相当多的年轻受众,而过往谍战剧受众可能会更为“中老年化”。

只不过,“流量双刃剑”的作用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剧方在获得粉丝热情打call自来水的同时,可能没想到有一天需要面对无尽怒火,“开启评论精选”。

粉丝的集体非理性所导致的“招黑”,正在蔓延至明星的个人公众形象。227事件教训在前,粉丝出格行为到最后都是由偶像买单。类似的内娱撕番闹剧还会上演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