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888

2024-06-08 13:47:44来自 河北

海大,宁科那边急需您的佳作,稳定军心。黑媒每天不停的复制,重发。

 

一  新日恒力-宁科

1  公司名称

上市公司原名: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原简称:新日恒力

2022年6月,鉴于当时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已经投产且成为上市公司第一主业,上市公司更名为: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应的,长链二元酸所在子公司名称也由恒力新材变更为:中科新材,并一直沿用至今。

2  控股股东

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上海新日股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4月,上海中能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能通过拍卖取得8000W股,持股比例29.20%,拍受价格:16.27元/股,随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中能。

2015年10月,实施10转15,上海中能持股由8000W股变为2.0Y股,持股比例29.20%不变,一直至今。除权后持股成本为6.508元/股。

2022年9月,上海中能拟转让股份并转让控制权,受让方为:寿光市金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股份转让终止。目前控股股东仍为:上海中能。

二  2019年后公司主营情况

1  2019年

    主要产品:活性炭

    产量:1.7694万吨

    销量:1.6858万吨

    营收:14015万元

2  2020年

主要产品:活性炭

产量:1.1843万吨

销量:1.1728万吨

营收:11387.12万元

3  2021年

主要产品:活性炭

产量:1.6821万吨

销量:1.7612万吨

营收:19043.72万元

4  2022年

主要产品1:长链二元酸

产量:13863吨

销量:15191.58吨

营收:4.45亿元

主要产品2:活性炭

产量:15969.76吨

销量:16626.53吨

营收:2.35亿元

5  2023年

主要产品1:活性炭

产量:16222.47吨

销量:17116.45吨

营收:22728.86万元

主要产品2:长链二元酸

产量:2189.00吨

销量:2112.98吨

营收:5217.25万元

6  2024年计划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其中:中科新材生产销售长链二元酸7,000吨,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华辉环保生产销售活性炭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

三  长链二元酸

1  长链二元酸生产线的建设

一期:

2017年4月,设立子公司建设5万吨/年月桂二酸,购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月桂二酸生产技术。

投资:18.72Y

定员:670人

营收:21.45

利润:54534W

投资回报期:5.66年(含建设期24个月)

2021年1月:试生产

二期:

2022年8月,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扩建5万吨/年长链二元酸及5万吨/年生物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项目名称:5万吨/年长链二元酸及5万吨/年生物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单元、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生产单元及全厂性工程,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中科新材一体化项目的部分公用工程依托老厂区,其中消防水站、污水处理站、空压站、中央控制室、回用水处理站新建。

投资金额:225,326 万元

建设周期:24 个月

资金来源:股东出资、债务融资、项目融资等

2  长链二元酸生产

一期工程生产

2021年1月:试生产

2021年9月:结束试生产

2021年10月:正式投产,签署代理销售协议

2022年4月:通过技术验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转固

公司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通过不断完善生产环节,优化工艺流程,现已经具备验收条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成立验收小组,于2022年3月31日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工作,验收小组依据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逐项对项目现场及产品进行了评审验证,经双方签字确认,公司月桂二酸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约定并有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合同指标,确认完成了本次技术验收工作。

2022年8月:技改。本次技改项目将在公告披露日起80日内完成,实施期 间将影响长链二元酸产品的正常生产。

2023年4月:因增资未到位,停产。

2023年7月:复产。

2024年2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于 2024 年 2 月 7 日完成当前批次产品包装入库后 进入停产状态,截至目前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

     2024年2月26日:中科新材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已按需到岗开展生产设备检测工作,主要生产人员尚未到岗,2024年3月9 日启动菌种活化、扩培等前端生产准备工作。截至目前,菌种活化、扩培工作已完成,后续需根据纾困资金的投入情况启动生产工作。鉴于公司目前处于纾困阶段,仍存在流动性问题,并且尚未明确解决方案,仍存在无法正常生产的可能性。

2024年4月27日:纾困帮扶领导小组协调投资人向纾困平台补充 3,000 万元纾困资金,专款专用于恢复生产。目前上述资金已到账 2,500万元,中科新材已启动生产准备工作。

3  经营管理

2022年6月:与山东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委托管理协议

甲方(委托方):山东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受托方):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

甲方、丙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约定,将甲方日常事务的经营权、管理权委托给乙方行使;乙方同意接受委托,依现行法律法规及本协议约对甲方相关事务实施管理。协议期限:3年。

四  增资

202211月:长悦新材以自有资金向中科新材增资30,000万元。取得中科新材增资后23.08%的股权。公司、引导基金、正兴成作为中科新材原股东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并同意长悦新材以自有资金向中科新材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中科新材的注册资本金将由100,000万元增加至130,000万元。其中公司持股 61.54%、引导基金持股7.69%、正兴成持股7.69%、长悦新材持股23.08%。

2023年4月:根据《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约定,济南长悦对中科新材的增资款分三期实缴,无特殊情况下,最后一期增资款应于2023年3月31日前实缴。济南长悦未如期如约履行价款支付义务,经中科新材屡次催告,截止2023年3月31日,其仍未履行向中科新材增资3亿元资本金的实缴义务。

济南长悦本次违约已导致中科新材临时停产,该事项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解决方案,公司已在积极寻找多种方案改善中科新材现状。如中科新材未能在3个月内恢复生产,公司存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风险。

五  融资

2023年5月:控股子公司部分银行贷款逾期,资金链问题出现。

2023年6月:签署《借款协议之补充协议》。公司于2021年12月29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子公司股权质押并签署<借款协议>的议案》,同意以公司持有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新材)49%股权作质押,向广东鸿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鸿俊)借款总额人民币50,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借款年利率为6%。目前公司处于纾困阶段,经与广东鸿俊友好协商后,决定延长借款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调整原《借款协议》项下部分内容并签订《借款协议之补充协议》。

2023年7月:公司通过石嘴山市惠农区政府融资平台筹得纾困资金,专项用于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恢复生产。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已按计划恢复生产,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风险已消除。

2023年7月:控股子公司签署《纾困帮扶合作协议书》。《纾困帮扶合作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甲方:宁夏创衍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纾困帮扶计划期限12个月,规模不超过8,000万元,其中相关金融机构贷款6,000万元,中科新材缴纳保证金2,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中科新材纾困,公司为上述相关金融机构贷款6,000万元提供担保。

2024年4月:控股子公司签署《纾困帮扶合作补充协议书》甲方同意《原协议》约定的纾困帮扶计划展期至2024年12月31日,由甲方根 据《原协议》及本补充协议继续向乙方提供纾困帮扶资金,以支持其正常运行。乙方应当按照《原协议》及本补充协议的相关约定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并于每个月月初向甲方报送上个月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2024年4月:纾困帮扶领导小组协调投资人向纾困平台补充 3,000 万元纾困资金,专款专用于恢复生产。目前上述资金已到账 2,500 万元,中科新材已启动生产准备工作。

20245:公司借款提前到期,其中包括广东鸿俊借款。

2024年6月:公司整体债务规模为 26.11 亿元、其中逾期债务总规模为 8.48 亿元,涉诉债务规模为 8.24 亿元,除子公司宁夏华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银行帐户外,公司及子公司所有银行帐户被冻结,严重缺乏用于偿债的资金和流动资产,并且,重要子公司中科新材目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试产的产量较低,结合公司目前债务风险巨大的情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面临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破产原因。

六  风险

1  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  无法判断月桂二酸项目相关资产、负债列报的准确性涉及基建结算和生产线计提。

3  无法确定预付技术所有权款项的计价及列报是否恰当涉及与郑州大学的技术转让。

七  重整

2024423日: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

2024426:拟对债权人申请预重整和重整提出异议

202458日: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2024年5月17日:股东大会通过重整及预重整申请提案。

202461日:收到法院启动公司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决定书

202468:公司及子公司预重整启动债权申报

八  重整前景

    宁科重整,采用的是子公司+母公司同时重整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已经完成的重整案例中,有大集、新联;在正在进行重整的案例中,有步高、金科。其中,子公司的重整,只需取得受理法院的同意就可进行,母公司的重整,除提交《企业破产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关于上市公司具有重整可行性的报告、上市公司住所地省级人民政府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通报情况材料以及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上市公司住所地人民政府出具的维稳预案等。上市公司自行申请破产重整的,还应当提交切实可行的职工安置方案。

由于中科新材是核心子公司,停工停产对上市公司影响极大,采用上述模式重整,可以快速实现中科新材的复工复产,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不难看出:中科新材的停工停产,除因为技改原因外,其它都是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生产难以为继。通过重整实现中科新材复工复产,可行的方式是:在中科新材重整被法院受理后,一方面可通过法院依法解除银行账号冻结,解决资金流动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债权人大会并通过共益债务模式募集复工复产资金,解决流动资金问题。

过往的案例表明:其它上市公司重整,要么是解决单纯的债务问题,并不改变营收,如新联、西钢;要么是产业落后,还需引入新的产业,重整后的营收甚至还不及重整前的水平,如京蓝、明诚等。

区别于其它重整案例的是,宁科重整前景一片光明:长达1年零2个月的试生产及随后的技改,保证了生产线处于最佳状态,历经试生产、转固后的生产、受托管理,打造了一支掌握生产技术的生产队伍,涉及新质生产力的产品完全不愁市场销售且宁科已打造好销售平台,一旦复工复产,从未达到设计产能且未达到设计产能一半的生产线达到设计产能,可以预期,其营收必将呈级数增长:即使实现验收最低线80%考虑,新增年度营收将实现10Y,这与2.86Y的2023年相比,简直是王炸-何况后面还有二期工程。

九  观点及事实

    近期,从股吧里,出现了不少观点,有的是善意的担忧,有的是幸灾乐祸,有的则是恶意攻击。罗列以上信息,目的是希望还原真相,以正视听。

1  观点:控股股东早就套现

   上海中能从取得股份到现在,持股比例从未变过,何况控股股东持股成本6.508元/股,套现,可能吗?所谓控股股东早就套现之说,完全不值得反驳。

2  观点:宁科生产线不行,投产不到半年就技改

   这是缺乏对大基建的认知。高达十几二十亿的生产线建设,有一个常规的阶段,那就是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目的是充分暴露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逐一制定消除方案,在移交后半年左右实施改造或者消缺,在移交后一年内实现达标投产。如果这还不能理解,你买个车还有1W公里的磨合期,这总能理解吧?

3  观点:宁科长链二元酸技术不行

   宁科长链二元酸技术,源于中国最高科研机构中科院,在整个大A,有此技术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提出如此观点的人是不是该找个称量黄金的天平称称自己有几克?有什么资格指责中科院的技术?中国空间站航天英雄们一次次出仓,在进入应用阶段前甚至进入应用阶段后,目的是是安装仓外设备,你能由此指责中国空间站技术不行吗?

4  观点:宁科产品质量不行,中科院专家都摇头

   先说产品质量,衡量产品质量依据什么?对,标准。长链二元酸,国家标准-有吗?行业标准-有吗?那就只有企业标准了-可企业标准是企业的核心机密,请问持此观点的人,你能看到吗?对了,能评价产品质量的,还有客户,问题是:2022年销量大于产量,2023年产销量平衡,这一事实,是说明客户傻还是说明谁黑呀?

    至于中科院专家都摇头一说,我很想知道:有多少人够的着全大A独一无二的生产线门卫。中科院专家摇头-谁亲眼所见?中科院是合作方不是监督方,中科院会自己否认自己的成果?这不科学吧?再说,历经14个月的试生产,转固前中科院专家直接参与验收,白纸黑字地写着:“经双方签字确认,公司月桂二酸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约定并有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合同指标,”,什么叫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约定?什么叫有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合同指标?

5  观点: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年报假的

特别无语的观点。2023年完成重整的15支股票,2022年年报审计报告结论都是什么?我一直持有中捷,经历了中捷重整全过程,中捷2022年审计报告就是无法表示意见,现在退市了吗?不对,现在好像叫中捷资源哈-别查错了。

年报假的?确认不是在给ZJH安排工作?年报作假可是ZJH立案调查的重点哈。对了,ST商城-不对,现在叫退市商城-审计报告就是无法表示意见,甚至年报期间还出现了硬杠审计单位、换所、独董被约喝茶的事儿,没听说商城被立案调查呀?

6  观点:独立董事督促函,内控混乱

   独立董事督促函涉及的事项是独立董事发现的吗?NONONO,问询函早就出现了。独立董事督促函的真正含义,除了表明独立董事在尽责,还有别的意义吗?

至于内控混乱一说,没发现2023年年报内控报告被审计单位认定为否定意见呀?难道谁比审计单位还高明?

7  观点:独立董事辞职,这公司不能呆

这得有多无知呀?每年因个人原因辞职的,没有1000也有800,能把一个正常辞职与这公司不能呆关联起来,遍视大A,有几个公司能呆?

8  观点:子公司停产隐瞒不报,信披违规

咋地?问询了,回复了,监管了,还没到3个月帽子都戴上了,二级市场股价也下来了,你要是持有宁科,不觉得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吗?你要是没有宁科,不觉得有点幸灾乐祸吗?

9  观点:上交所年报监管函,比问询函严重

    名儿都说错了,全称是:监管问询函,实质仍然是问询函。榕泰是问询函,摘帽了吗?金一是问询函,摘帽了吗?实达是监管问询函,没摘帽吗?实际情况好像在表明:这说法不科学呀?

10  观点:上述5-9,任何一点都可以立案

    按此逻辑,大A是洪洞县里没好人,真不知道提出此说法的人到底是股吧派到ZJH的卧底还是ZJH派到股吧的卧底。我一直的认知是:有会计差错更正的才是立案调查的重点,比如博天比如金一,感情大A还有那么多的嫌疑犯呀?

11  观点:子公司和母公司分开重整,母公司会失去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子公司和母公司分开重整绝非绝无仅有,已经完成重整的大集、新联都是分开重整,失去控制权了吗?怎么看这种担忧都是多余的。

分开重整是为了尽快恢复子公司的复工复产,以恢复上市公司的造血功能。步高的子公司,账户解冻、失信删除、共益资金到位、复工复产,1季报还实现了盈利,步高重整还没完成呢。

12  观点:因为子公司停产,2024年营收上不了3亿

过往两年的情况看,上市公司的营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活性炭和长链二元酸。其中活性炭的营收2022年2.35Y,2023年2.27Y,可以看出,活性炭营收保持稳定,且维持在2.2Y以上水平。由此可以判断:长链二元酸的营收能否上8000W甚至1Y以上水平,将直接决定上市公司的年度营收能否上3Y。

按上市公司生产计划,2024年计划生产长链二元酸7000吨,实现营收1.75Y,折算单价为:25000元/吨。要实现1Y的营收,产销量需要达到4000吨及以上水平。

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已经停产,复产了吗?

    原文照抄:

2024427ST宁科:ST宁科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公司股票停牌的公告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争取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意见及主要措施

公司管理层目前正在推动下列计划的实施,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公司子公司中科新材长链二元酸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长链二元酸项目刚刚建成投产由于流动资金不足自2024年2月再次停产。2024年4月22日,公司及中科新材分别收到石嘴山中院送达的《通知书》,申请人石嘴山银行惠农支行以公司及中科新材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石嘴山中院分别提出对公司及中科新材的重整申请,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纾困帮扶领导小组协调投资人向纾困平台补充 3,000 万元纾困资金,专款专用于恢复生产。目前上述资金已到账2,500万元,中科新材已启动生产准备工作。后续将积极寻求与具有同行业背景、具备深厚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的国资合作方开展生产经营合作。

2024年5月30日:《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性公告

中科新材目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8日起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在生产恢复方面,公司的生产恢复工作仍在进行,试产的产量较低,离完成真正意义的复工复产仍有相当差距。

从上面的公告中,我能读到的信息是:第一,宁科有强烈的寻求有果子背景的合作方的需求;第二,至少到5月30日,在复产方面,已经出产品。

4000吨的产量,能实现吗?

实现上述目标,取决于3个条件:产能,时间,流动资金

从实际实现的产能看,2022年,长链二元酸生产线4月份转固,其后安排了一次80天的大修,也就是2022年实际商业运行时间是12-3-3=6个月。当年的产量是13863吨,按商业运行时间计算,平均每月的产量是13863÷6=2310.5吨/月,4000吨的产量,2个月不到就可以实现;即使把转固前的时间全部算上,实际运行时间12-3=9个月,平均每月的产量是1540吨/月,3个月不到就可以实现。何况,2022年的产量,是在不到设计产能50%的情况下实现的。在流动资金满足设计产能要求的情况下,能实现的产能达到甚至超过50%的设计产能完全有可能。

从时间看,2024年尚有7个月,在已经开始出产品的情况下,时间能满足产量要求。

从流动资金看,纾困资金的注入使生产已经启动,中科新材单独重整保证了其可快速进入正式重整并快速获得流动资金的可能,重整进程将决定中科新材真正实现复工复产的时间。

有传闻:中科新材目前安排的计划产量是600吨/月,在未来7个月内,可实现产量4200吨,按25000元/吨计算,能实现营收超过1Y。

去年,活性炭实现营收2.27Y。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加超过16%,维持去年的营收水平没问题,加上上述可实现的1Y的营收,全年营收超过3Y的红线不是能不能,而是能超过多少-重整的持续进行只会促进中科新材产能的释放。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兄弟们补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