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4年全球经济回暖,酒店旅游行业也重回增长期。2024年第一季度,酒店行业头部企业华住集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华住集团期内实现总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来自华住中国分部的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18.1%,超出此前公布的增长11%至15%的收入指引。

据分析,华住集团的总体业绩向好,是其多方面业务同步稳定增长的结果。以华住中国的业绩为例。据了解,一季度,华住中国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进行迭代升级。在混合平均可出租房收入、日均房价、入住率等方面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分别增长3.1%、1%、77.2%。

与此同时,在国际业务方面,华住集团第一季度收入也同比增长了16.6%,以上三项核心指标同样实现了可观增长,分别增长4.5%、0.2%、2.3%。据介绍,华住中国在境外业务方面,将押注更轻资产的模式,通过直接销售实现欧洲以外市场的新增长。

由此可见,华住集团作为实力雄厚的酒店管理集团公司,已经成功穿越了上一个行业下行周期,可谓后劲十足。

深入下沉市场,开业酒店数量创下新高

反映连锁酒店企业发展状况最直观的数据,是总开业酒店数量及待开业酒店数量。而在这两个核心指标上,华住第一季度都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华住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在营酒店数量达9,817家,酒店客房数为955,657间,待开业数量为3,172家。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数量为9,684家,客房数量为928,509间。一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量为569家,待开业酒店数量为3,138家。

据华住首席执行官金辉介绍,华住集团第一季度的总开业量及待开业酒店数量,都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开店数量只是企业发展的一方面,如何提升酒店服务品质,夯实其市场竞争力,才是该类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质价比”的时代背景下,其消费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因此,对应到酒店管理企业,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需要随之进行“变革”,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据观察,华住酒店对这种市场变化的应对措施是,一方面兼顾中高档品牌的发展,另一方面不断将其酒店市场进行下沉,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而且,华住中国在这两方面都交出了让投资者较为满意的答卷。

例如,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住中国的中高档在营酒店数量达到686家,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6%;待开业有430家,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11%。而在下沉市场方面,下沉市场同比新增超百个城市。据分析,这主要得益于随着近两年“反向游”、小城游逐步盛行的推动,以及华住集团不断地将下沉策略落地。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华住中国覆盖全国1290个城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8个城市。一系列的数据增长,华住集团的投资者,也者对其充满了信心。

投资者信心十足,券商机构持续看好

据统计,自2024年以来,华住股价从年初1月5日的25.8港元/股,最高涨至5月17日的33.3港元/股,涨幅一度高达32.3%,虽然此后股价略有回落,但是依然比年初的股价高出不少。

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多家机构也在研报中表达了对华住集团的积极态度。例如,民生证券称,华住集团持续利用产品结构、品牌效力、会员系统三方面的竞争优势,运营层面降本增效成果显现,高业绩弹性开始兑现。

而中泰证券认为,一季度在行业普遍面临高基数下增长压力的背景下,华住Q1核心经营指标稳健增长;考虑公司产品竞争力及收益管理能力的提升,预计公司有较大概率达到甚至超过业绩目标上沿,因此略上调华住集团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

而东吴证券虽然下调了华住集团的盈利预测,却继续维持了“买入”评级。据了解,东吴证券看好华住集团的理由是,该企业作为酒店行业龙头,通过品牌、流量、技术打造竞争壁垒,以及管理文化赋能业务发展,在行业下行之时逆势扩张,市场格局正在显著向好。

很显然,投资者及第三方调研机构对华住集团的积极态度,并非毫无依据。而是对其品牌、产品、营销、服务、管理及运营多维度的信心使然。

例如,针对客户需求,华住集团可谓“洞若观火”。据了解,华住旗下酒店,即便是高端酒店,也没有像五星级酒店设计豪华大堂、游泳池等看似花哨、但未必实用的配置,而是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面向商旅人群不断提升住房性价比,同时改善酒店居住的体验与服务。

也就是说,相比传统五星级酒店,华住更愿意把这部分的费用,用于将酒店房间设施、服务、产品的提升,从而让消费者的酒店入住体验更好,并因此形成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牌口碑。

在用户体验提升方面,“华住客听”就是行业的经典案例。据了解,华住客听是华住酒店集团孵化的新零售项目,主要布局在全季酒店。而其愿景是为住客以及都市白领、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集精选好书、生活好物和轻食简餐于一体的“第三空间”。

此外,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之时,华住还以门店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投入,打造智能化门店,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内部运营效率,也在业界树立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数字化加持,华住出海转型加速

华住集团在公布2023年财报时专门提到,2024年将继续推进海外的轻资产转型,持续专注降本增效。此外,华住集团还通过全球会员权益体系,深耕直销轻资产模式,在亚太及中东地区寻求增长。

实际上,华住集团“出海”转型,由来已久,目前甚至已经打下坚实的根基。据了解,2020年1月,华住集团已完成对德意志酒店集团(DH)的全资收购,并逐渐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目前,华住集团也在海外市场,逐渐打开局面。

财报数据披露,截至2023年末,Legacy-DH有131家在营酒店,包括84家租赁酒店以及 47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Legacy-DH还有37家待开业酒店,包括21家租赁酒店以及16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

时至2024年2月,华住集团宣布将德意志酒店集团正式更名为华住国际。而且,华住国际旗下的所有品牌都会加入华住会这个全球会员权益和在线预订平台。

据了解,目前华住集团拥有多达2亿的私域会员,而如何为这些会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是决定华住集团业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作为华住集团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住会也通过会员活跃积分、“积分当钱花”等运营措施,成为华住集团刺激私域会员复购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华住旗下的海友酒店也发布了数字化运营新模式,为酒店行业的效率革命打造了一个“样板工程”。因为该品牌酒店入住效率之高、体验之好,已被用户视为华住集团品牌矩阵中“极致性价比”的代表。

图源:海友酒店自助服务区

在海友酒店,消费者入住的效率与体验有多智能?据了解,客人到店后,只需要通过前台华掌柜机器即可实现自助办理入住。而且,屏幕界面简洁明了,只需消费者刷身份证、选择楼层、房型等,短短30秒即可实现快速入住。

与此同时,在酒店安全方面,酒店通过门禁、公区以及电梯刷卡等进行安全管理,实现了当地公安直连,从而让消费者入住酒店毫无后顾之忧。更高效、智能的自助服务模式,也让其在一众OTA平台上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据观察,华住集团线上基于华住会会员系统设计的多等级会员,以及线下的智能化入住、安全管理等服务体验,都在为华住稳住国内市场基本盘,扩张海外市场打下基础,为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油助力。

结语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团,华住集团穿越行业下行周期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虽然在过去几年行业下行的过程中,华住集团的业绩也曾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事实证明,华住集团拥有很强的应对市场变化、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华住集团也在行业向好的同时,表现出了厚积薄发的后劲,在为行业投资者带来信心的同时,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信心。我们相信,在华住集团的全球化格局之下,公司也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未来的市场博弈中,再下一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