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 2024-06-10

摘要:因多家房企无法以现金方式清偿货款,帝欧家居(002798.SZ)被迫踏上债务重组之路。

因多家房企无法以现金方式清偿货款,帝欧家居(002798.SZ)被迫踏上债务重组之路。

近日,帝欧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债务重组的公告,披露了与多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情况。公告显示,为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防范因房地产市场调整产生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帝欧家居与融创、朗基等13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人(上述13家房企)以其已建成和在建商品房(含住宅、商铺、公寓、写字楼、停车位,下称“抵债房产”)合计金额2.25亿元(已含增值税),用以抵偿其所欠付帝欧家居的货款共计2.2亿元,差额约503万元由帝欧家居以现金方式结付。

“实施债务重组,可以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目前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帝欧家居在公告中表示。

对于帝欧家居而言,改善财务状况,迫在眉睫。在宣布债务重组事项的同日,帝欧家居还公告称,为供应商作担保帮助其借款偿还欠自己的货款。本次担保额度预计获得批准后,帝欧家居及子公司对外担保额度总金额共计58.15亿元,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66.66%。

多家房企以物业抵债

公告显示,帝欧家居与债务重组人在实施债务重组时,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以房抵债,第一种方式为公司与债务重组人订立书面约定,将相关房产网签备案给公司用以抵偿债务;第二种方式为公司与债务重组人订立书面约定,由债务重组人在约定的时间内将房产出售,以取得的销售回款归还给本公司用以抵偿债务。

据了解,上述欠债的13家房企具体抵债房产共计106套,其中有部分涉及一、二线城市的房产,如位于深圳龙华区的商铺、广州番禺区的写字楼、公寓。

需要注意的是,公告还指出,其中80套抵债房产已由帝欧家居聘请相关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用于抵债的房产(已网签及拟网签)于2024年4月30日(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1.32亿元,该评估价值与抵债金额1.56亿元(含增值税和现金补差)存在差异,主要系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影响,网签备案与评估基准日期间相关房产价格出现波动所致。

而帝欧家居经审慎考虑后认为,对资产抵偿作出适当让步,以债务重组方式来化解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是实现资产安全的最优办法,也有利于最大化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权益,并已对部分抵债资产进行财务入账,入账依据为网签备案的评估价值或市场价格标准进行确认。

对资产抵偿作出适当的让步,背后彰显了帝欧家居为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尽快实现现金回流的决心。

事实上,帝欧家居并非是第一次与房企进行“以房抵债”。2021年11月1日,帝欧家居曾公开表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与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400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为4000万元左右。已逾期应收票据余额为4100万元左右,其中3950万元已与恒大集团达成抵房解决方案。

值得探讨的是,从之前的恒大到如今的融创、朗基等13家房企,帝欧家居为何频频“踩雷”?

6月7日,设计学谷联创人,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王建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房地产特别是住宅市场下行,多家公司出现债务问题,作为房地产下游的供应商基础材料企业特别是陶瓷卫浴,一定会受其影响,毕竟是“大河没水小河干”。同时,陶瓷卫浴类企业,很多又比较依赖大宗采购(工程供应)业务,所以会深受其害。

在大环境方面,帝欧家居也在债务重组的公告中指出,自2021年下半年起,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下滑,行业的信用风险持续发酵,同时因受地产政策调整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房屋销售不振、融资难度增加等情形,房地产公司先后出现了债务违约或流动性危机。房地产公司的流动性紧缩导致了工程款、货款等兑付困难,使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款的及时性、安全性方面的经营风险相应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款进度整体延缓,业务资金回笼乏力,部分账款面临回款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帝欧家居的应收账款为13.44亿元。此外,在业务模式上,帝欧家居在2023年年报指出,房地产开发商是其建筑陶瓷业务的重要客户群体。其中,陶瓷墙地砖业务占其营收80.15%。

王建国还指出,要缓解和改变这种局势,必须要优化渠道,降低风险较大的工程供应渠道比例,在既有的房地产客中,也要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就是抵房也要主动判断和控制风险、节奏,不能被动的边走边看。因为这种风险,不会短时期内会自动消失的。

“作为上市公司,产品研发创新迭代、渠道优化拓展,都是必须要走在行业前列的,譬如要提前布局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渠道,以及战略性投资协同生态领域(如社区、设计领域),不然除了房地产市场外,资本市场也会无情的‘鞭打’。”王建国说道。

对外担保额度占净资产266.66%

除了房企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帝欧家居还向外界传递着现金流紧张的信号。

6月1日,帝欧家居发布公告称,为经销商提供不超过2亿元的担保额度。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担保额度获批后,帝欧家居及子公司对外担保额度总金额将达到58.1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66.66%。

6月7日,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记者指出,对外担保额度是公司为第三方债务提供的担保总额度。帝欧家居提供高达58.15亿元的担保额度,占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66.66%,这确实表明公司承担了相当高的或有负债。如果被担保方无法履行债务,帝欧家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同时,柏文喜还表示,高额的担保额度可能反映出公司在资金链、流动性或业务扩张方面的压力,也可能表明公司在利用财务杠杆以支持其业务发展。不过,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务状况严峻,还需结合公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

帝欧家居6月1日发布的公告还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8亿元,截至2023年年底,其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6.89亿元,实收股本为3.85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累计的亏损达到其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时,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增加资本、减少亏损等,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债权人的利益。

“帝欧家居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意味着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可能需要通过筹资、资产重组、改善经营效率等方式来改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和投资者信心,增加公司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同时,这也可能触发公司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如债务重组、资产出售等,以恢复财务健康。”柏文喜说道。

需要注意的是,帝欧家居2023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类计提各项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42亿元;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2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实际兑付(兑息)金额为749.94万元,财务费用为9228.48万元。

此外,柏文喜指出,从帝欧家居发布的公告来看,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正在采取措施来应对,比如与多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债务重组,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市场表现。

今年一季度,帝欧家居的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7.54%,亏损4463.28万元,同比增长44.43%。

对于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和未来业务模式转变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于6月8日向帝欧家居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