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杨学良疑似内涵比亚迪偷工减料不道德,结果被李云飞现场怼了回去。我刚看了一下双方的观点,发现李云飞的观点有理有据有节,而且格局更大,更为消费者考虑,更令人信服。

李云飞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击:

1、两三年前,动力电池原材料涨得厉害,新能源汽车也跟着涨价。现在行业规模起来了,电池原材料价格降了很多。成本降了,如果产品的定价不能体现出来,扪心自问,这才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2、汽车的启动铅酸小电瓶只能用两三年,出差时间长一点,回来后可能就打不着了,搭电、救援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比亚迪下功夫搞研发,从五六年前开始,率先将启动铅酸电池更换为磷酸铁锂电池,与整车同寿命。即便出差两三年,回来照样能正常启动。虽然成本增加了大几百块,但比亚迪愿意这样做,因为对用户更好、更有价值。

3、每个企业规模不一样,情况不一样,先决条件是要量力而为,就跟打牌一样,能跟就跟,不能跟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掀桌子。因为还有下一局,还有下一款产品。可以重启一局,良性健康竞争。这才是长期主义,才是对消费者好。

此前,吉利杨学良在演讲中表示:“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杨学良还讲到:不能简单的打价格战,要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品牌战、道德战。

针对吉利杨学良发起的这场论战,比亚迪李云飞进行了上述反击。

有一说一,比亚迪李云飞的观点有理有据有节,而且格局更大。

时时刻刻想着解决用户的痛点,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样的车企,消费者怎么会不爱呢?这样的品牌,消费者怎么会不喜欢呢?

坦白说,李云飞的反击还是比较客气的。面对明面暗地里的小动作,桌上的、台下的,上得了台面、上不了台面的,比亚迪真的是不胜其烦。

但比亚迪还是非常克制的。正如李云飞所言,有外宾在,太丢人的就不说了。为友商留足了面子。

而且,他还倡议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把中国汽车做大做强。

看看,比亚迪这大格局,彰显了大企业的大担当!

今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60.4%。而在2019年,中国品牌市占率只有33%。

为何发展得如此迅猛?根本原因在于竞争,各家车企你追我赶,卷技术、卷产品、卷价格、卷质量、卷品牌、卷服务……

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汽车技术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强大。正是竞争,推动了中国汽车的强势崛起,推动了行业的繁荣发展。

未来两年,中国品牌市占率可能到8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我们还有20%的增长空间,市场空间很大,容量也很大。中国汽车在一起,要去做增量,向燃油车要份额,向合资要份额,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