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周 赵文荣 王兆宇 杨淼杰 李可扬

受益于财富管理、机构配置与战略增持,近五个季度超9000亿资金申购成就2.5万亿ETF市场,近三年ETF数量与规模实现翻倍。ETF互联互通、ETF大宗交易等创新业务苗头初现,大指数时代Beta工具生态系统期待更多创新。指数化长期趋势不改但难以一蹴而就,境内权益产品ETF化比例已与美国相当,春节后ETF资金流入速度放缓,市场风格变化后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需重新审视。风格配置关注经济指标改善持续性与海内外流动性拐点,把握风格切换窗口。行业配置以景气为纲、兼顾交易价值,捕捉行业ETF轮动机会。关注ETF低波策略与指数再平衡对成分股的影响,监测海外上市中国ETF资金作为北向资金同频指标。展望未来,ETF市场需稳中求质谋新篇,重视长期资金占比,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为居民财富保驾护航,稳中求新求变共筑ETF良性生态。


ETF市场环境与生态:规模与数量三年翻倍,规模破2.5万亿元后净流入趋势放缓,发展需稳中求质谋新篇。

1)ETF财富管理与机构化配置齐头并进,保险资金和战略资金增配明显,近五个季度股票型ETF共获得超9000亿元净申购,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2024年春节之后资金流入趋势开始放缓。

2)境内权益产品的ETF化比例已与美国相当,如A股市场风格切换导致主动权益产品收益复苏,被动化趋势或将放缓。

3)ETF互联互通交易日渐活跃,证监会拟放宽纳入条件进一步支持,纳入产品数有望达200只。

4)ETF大宗交易苗头初现,今年前四个月961笔交易总成交超200亿元。

5)大指数时代,Beta工具生态系统完善,彼此影响愈发关键,业务生态模式稳中期待创新。


风格配置:风格演绎可能反复,需逐步验证经济指标改善持续性,静待国内外流动性拐点。

1)尽管部分宏观经济指标近期已出现积极变化,但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在地产、消费需求等方面仍未显著恢复,复苏预期在市场层面的反映仍需要经济数据的持续验证。

2)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反复,是人民币汇率和国际资金流入的较大不稳定因素,对央行进一步调降利率的空间产生了压力,利率和流动性环境的边际变化也是下半年境内外投资者的重点关切。

3)我们的风格配置模型同时跟踪宏观经济、国内外流动性、行业景气度和微观市场层面的指标,模型显示风格演绎处在切换状态,需等待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以及国内外流动性拐点。


行业配置:构建景气为纲、兼顾交易价值的ETF轮动策略,当前出口和工业生产相关行业景气度较高。

1)中观景气度模型显示以家电、半导体和汽车为代表的出口旺盛型行业,以及基础化工、通用设备等与工业生产端密切相关的行业景气度上行迹象更加明显。考虑到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定价已进入业绩验证阶段,这两类景气行业或仍有较稳定的行情机会。

2)房地产、食品饮料、煤炭等重点依赖内需的行业仍面临一定压力,后续景气度变化仍需关注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效果以及居民需求端的进一步复苏。


ETF主题策略与综合运用。

1)低波动主题:“ETF+期权”组合策略提供低波动属性,当前市场风格下表现强势,长期收益不亚于标的ETF,适合长线资金底仓配置。

2)成分股影响:两万亿ETF的资金申赎以及调仓行为对相关个股和行业的影响值得关注,指数调样带来的交易型机会愈发明显。

3)海外观察视角:境外上市的中国ETF规模超4000亿元,其资金流可作为北向资金同频指标,以反映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情绪。


风险因素:

模型失效风险;市场预期大幅变化;宏观及产业政策重大变化。

#A股分化趋势明显,该如何应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