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胡雨 2024-06-11 08:17

节前一周,A股市场三大股指整体延续了近一个月来的调整态势,结构上,高股息红利资产呈现较强的抗跌属性。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整体或先抑后扬,指数波动或有所放大,但在政策托底市场信心的大环境下,类似于2月初的微观资金负反馈情形难以重演。

就后市配置而言,红利资产尤其是其中的央国企红利资产仍值得把握,出口链方面需进一步聚焦最强品种,此外与流动性及风险偏好改善相关的科技股布局机遇也值得关注。

市场步入阶段性蓄势期

从上周市场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股指全周跌幅均在1%以上,其中创业板指在上周五单日便下跌超2%,创出两个多月以来日跌幅新高。从市场结构看,以公用事业、煤炭等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呈现出较强的抗跌属性,成长风格的电子板块则在诸多行业利好的提振下,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成长风格板块。

对于高股息红利资产近期表现,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开年以来传统内需产业链景气回升依旧偏弱,市场对于分子端预期依旧相对悲观,总量层面弹性相对匮乏,此时高盈利质量且稳定分红的大盘红利资产就成为了市场相对收益的首选。展望后市,王君判断这一风格短期内尚难以发生改变。

就A股市场整体走势而言,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整体或先抑后扬,指数呈现震荡爬坡的特征,但波动或有所放大,此外市场对于改革预期也出现上升。“预计未来在各类产业大基金落地的影响下,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或持续提升;流动性方面,未来社融数据或出现明显好转,市场流动性预期得到提升。”

在2月初创出阶段低点后到近期调整前,A股市场迎来了持续3个多月震荡上行行情,在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看来,这轮上涨是由情绪和资金推动的底部第一波反弹,当前市场或已步入阶段性蓄势期。“近期市场情绪回落已较为明显,当前市场关注或已重回基本面。短期来看,基本面拐点仍需一定时间加以验证,下半年待基本面拐点确认后,市场有望走出蓄势阶段。”

近期市场在高股息红利资产表现相对强势的同时,其他板块、热点轮动加剧,缺乏主线成为不少机构和投资者的共识。对此,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判断,风险资产逆风期尚未结束,指数震荡、行业主线模糊的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在政策托底市场信心的大环境下,类似于2月初的微观资金负反馈情形难以重演,接下来的7月或是市场确立新主线的关键时点。

红利资产、出口链标的继续被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红利资产内部,当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对于后市布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目前内需偏弱、结构性景气依赖外需的盈利结构没有改变,短期考虑到风偏降低、前期涨幅累积的交易性因素影响,红利、出口链均需进一步聚焦最强品种,前者看好公路、动力煤、白电、火电、核电等品种,后者则建议关注电网设备、商用车、船舶、光模块等细分方向。

立足当前时点,徐驰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和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改善相关的科技股布局机遇,细分领域中可关注半导体设备与AI硬件相关的消费电子等。“半导体设备产业政策或将进一步显著发力,近期苹果M4芯片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发布后,可以直接在PC、手机本地运行的AI新生态已拉开大幕,或将带来新一轮消费电子换机热潮。”

市场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为投资者左侧布局提供了窗口。韦冀星建议,在交易策略方面,年中前后坚守红利底仓的同时,左侧逐渐加大“核心资产+独立景气”配置权重。“核心资产方面,看好食品饮料、医药板块;具备独立景气周期的半导体、养殖板块也值得关注;中期维度,央国企红利资产仍是底仓配置的最优选择,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油气开采、公用事业板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