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游催热小地方


01

携程:端午入境游大涨115%

携程最新发布的《2024年端午节出游报告》揭示了今年端午节期间旅游市场的新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假日,周边游和本地游再次受到游客的青睐,同时,国内游和出境游的人次也均有所上升。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端午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高达115%。


从出游人群来看,年轻游客成为主力军。90后、00后及80后占据了主要出游人群的大部分比例,分别为37%、25%和2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00后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30%,显示出年轻一代对旅游的热情和消费能力的提升。


在旅游需求方面,今年端午假期的国内游市场稳序增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如杭州、成都等依旧占据热门目的地前列。此外,随着新疆在热播节目中的亮相,其自驾游市场也呈现出火热的态势,乌鲁木齐和伊宁市的租车订单分别实现了翻番和140%的增长。


文化游和民俗游成为今年端午节的新热点。龙舟赛事带动了一系列周边小城市的旅游热潮,如佛山、岳阳等地的旅游订单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多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进一步拉动了旅游市场的增长。


在出游方式上,短途周边游和自驾游成为主流。受假期时间和常态化旅游趋势的影响,近七成的旅游订单集中在周边游和本地游。同时,1-2小时高铁圈内的短途游也备受欢迎,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此外,传统节假日也激发了游客对国风文化和特色民俗的探索欲望。携程平台上,可以体验端午特别活动的景点和日游线路数量众多,包含了多项国风体验项目。文博游和古镇游也在端午假期大放异彩,显示出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


在出境游方面,尽管假期时间较短,但仍有不少游客选择拼假跨境旅游。日本、泰国等短线海外国家成为主要目的地。同时,端午节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入境游,进一步推动了入境游市场的增长。


元创数智在线认为,今年端午节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年轻化和文化化的新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文化旅游的深入追捧和国潮风尚的兴起,预计未来文化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02

中国移动开通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

近日,中国移动在广东深圳-东莞开通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本次试验由中国移动联合国内光纤光缆、设备厂商共同完成,验证了反谐振空芯光纤在真实环境中受牵拉、挤压、水汽、户外熔接等多种条件影响下的性能,在20km链路上实现了空芯-空芯光纤熔接损耗低至0.05dB、空芯-实芯连接小于0.3dB和铺设后光缆损耗每公里0.6dB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均达国际一流水平。采用单波800Gbps宽谱光传输系统,进一步实现了基于空芯光纤的20km单芯光纤双向128Tb/s超大容量传输试验,证明反谐振空芯光纤具备在复杂管网环境部署的可行性,是空芯光纤及传输系统产业从技术原型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空芯光纤基于全新空气导光机理,可突破实芯光纤的容量极限和时延极限两大物理瓶颈,在骨干和数据中心传输方面性能优势明显,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一是可服务于对时延敏感的高价值专线类业务,二是大幅度优化算力枢纽间时延水平,三是有望为未来智算中心分布式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试验基于反谐振空芯光纤完成了空芯光纤与实芯光纤混合光缆的首次制备,拉伸、压扁、弯曲、冲击、扭转等机械性能基本可满足普缆标准要求;同时,铺设期间台风“马力斯”过境深圳东莞,中国移动联合国内产业链,首次在复杂管网环境和极端恶劣天气状况下,开展反谐振空芯光纤光缆技术试验,克服不利因素完成大湾区典型金融专线路由空芯光缆的打通,可将光链路传输时延优化30%以上。


自2018年起,中国移动联合国内合作伙伴,开展反谐振空芯光纤及其系统技术研究。中国移动研究院已在非线性系数测量方法、超大功率超高速传输损伤模型和新维度开发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创新,在光通信国际顶会OFC/ECOC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牵头推进行业标准研究。中国移动后续将进一步围绕空芯光纤降损和面向规模制备的光纤结构设计,采用超800G传输系统与光纤设计协同研发的模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验证,加速推动反谐振空芯光纤及其光通信系统发展,积极牵引未来全光网技术体系演进、产业链发展、应用生态催生,持续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03

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联合体由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在内的9家车企和相关的9家使用主体构成。相关准入和试点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城市展开,试点产品覆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工信部表示,试点过程中将系统开展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探索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工信部指出,进入试点的汽车生产企业要细化完善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方案,经工信部、公安部确认后,在省级主管部门、车辆运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门监督下,开展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汽车生产企业通过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且产品符合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检验要求后,向工信部提交产品准入申请。工信部经受理、审查和公示后,作出是否准入的决定。决定准入的,设置准入有效期、实施区域等限制性措施。


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办理车辆登记后,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从事运输经营的,还应当具备相应业务类别的运营资质并满足运营管理要求。使用主体、汽车生产企业和车辆运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门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试点的联合体并不代表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取得准入许可或允许上路通行。工信部表示,试点的组织实施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试点申报、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当前,只是完成试点申报阶段的遴选。接下来,四部门将指导进入试点的联合体开展试点实施工作。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市场规模实现新突破。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售476.6万辆,渗透率达到23.5%,同比增长57.2%。2022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售达到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4.9%。2023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了42.4%,辅助驾驶功能车型广泛应用。


工信部表示,目前,部分产品已具备一定的量产应用条件。下一步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04

美团Q1营收同比增长25%

美团近日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在经济持续回暖与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公司各项业务均展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收7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5%。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在本季度继续坚持“零售+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在中国消费市场和本地服务领域持续深耕。为提升零售行业效率,公司研发投入达50亿元,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动行业进步。期内,平台用户及商户数量均实现加速增长,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本地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恢复,我们的各项业务也因此取得了稳健发展。”美团CEO王兴表示,“作为行业增长的受益者,美团将继续坚定履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积极引领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信未来各业务之间将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持续为所有行业参与方创造更大价值。”


在组织架构调整后,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在一季度实现了稳步发展,营收达到54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外卖业务保持高质量增长,年活跃用户已近5亿,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也进一步提升。这使得本季度平台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28%,达到54.6亿笔。


同时,“万物到家”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潮流,美团闪购业务持续高速发展。一季度,美团闪购日均订单量达到840万,年活跃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均实现强劲增长。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和高品质的需求,美团闪购不断探索与更多品牌商户的合作,以丰富产品供给。


线下消费需求也延续强劲态势。在春节期间,美团与众多景区餐厅、“必吃榜”餐厅以及低线城市的优质商户合作,通过多种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套餐选择。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较2019年增长超过155%。这也带动了美团到店酒旅业务的稳健增长,一季度GTV同比增长超过60%,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37%,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在新业务领域,商品零售业务的效率也在持续改善,季度经营亏损为28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实现了大幅收窄。


作为一家深耕本地消费领域的科技零售企业,美团持续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商户,共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本季度,公司通过完善供给、迭代产品等方式,不断促进商户发展,并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


在良性的市场互动下,本季度平台年度交易用户的年平均交易频次稳定增长至50次以上,用户数和商户数均达到新高。在外卖方面,美团通过推出“品牌卫星店”模式和“拼好饭”等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优质供给,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


美团CFO陈少晖表示,本季度的稳健业绩表现得益于本地消费的持续活跃以及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行业洞察。他强调,公司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夯实主体业务的核心能力,并聚焦增长质量,为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行业的效率提升和长远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05

亚马逊云科技与SAP深化战略合作

近日,亚马逊云科技与SAP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的战略合作,旨在共同推进云ERP的现代化进程,并利用生成式AI技术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功能与效率提升。这一合作将重点简化客户在亚马逊云科技平台上采用RISE with SAP解决方案的流程,优化SAP工作负载在云端的运行性能和效率,同时将生成式AI深度融入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产品组合中。


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强调,作为首家通过认证支持SAP全产品组合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已有数千家企业客户在其平台上成功运行SAP解决方案,充分释放了关键业务的应用价值。他进一步指出,双方当前的合作重点是如何使企业能够更快速、便捷地将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数据,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SAP全球CEO Christian Klein表示,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对SAP来说具有重大意义。SAP正致力于将生成式AI解决方案全面整合到ERP应用中,以帮助客户加速创新步伐。此外,他还提到SAP将为亚马逊自身的业务转型提供支持,包括在开创性领域如Kuiper卫星计划中采用RISE with SAP,以提升全球宽带接入能力。


在技术层面,Amazon Bedrock提供的生成式AI模型现已正式集成到SAP AI Core的生成式AI中心,使客户能够安全访问多种大语言模型(LLMs),并轻松集成到SAP业务应用中。这一集成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性能的大语言模型和其他基础模型(FMs),还允许他们利用自有数据构建定制化的应用。此外,SAP还将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自研芯片来培训和部署未来的SAP AI产品,以进一步提升性能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旗下的Kuiper项目已选择使用RISE with SAP来支持其复杂的供应链和制造运营。通过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运行SAP解决方案,Kuiper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关键任务SAP软件的性能和价值,从而推动业务转型并加速决策过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