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ebecca

“好多人啊!”周迅.jpg

6月5日,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正式开幕。

本届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围绕“绿色供应链”分为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亮相,旨在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引领作用,探索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减碳模式,从而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本届盛会,胖鲸再次进行了现场打卡,并带着问题走访了在绿色低碳领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消费品牌、提供低碳转型解决方案的新兴科技企业等新老朋友,借展会的呈现与行业专家的观点,为读者们带来一些以小见大的观察。

各大消费品牌集中“秀肌肉”

“一些消费者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产品背后的环保细节。但我们相信,一旦将这些细节展示给他们,比如我们在产品设计上的每一个细微考虑,我们为环保和便利回收所做的努力,他们会感到触动。这种认知将加深消费者对我们产品和品牌的好感,提升我们的美誉度。”

谈起欧莱雅长期投入产品绿色可持续转型,并连续两次亮相碳博会的原因,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在采访中这样对胖鲸说道。

作为产业链条上离消费者最近的一端,一众有代表性的消费品牌,纷纷在碳博会上呈现了其可持续承诺的成果。

星巴克中国团队向胖鲸表示,星巴克一直致力于通过种植可持续的咖啡,以可持续方式开展经营,成为一家对自然资源的回馈多于使用的资源积极型企业。

星巴克以打造绿色可持续消费场景为重点,为大家带来诸多亮点。现场不仅展示了星巴克“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旅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遵循可持续理念所践行的每一项绿色行动,还呈现了利用咖啡渣制作的相关周边。在上海向绿工坊,咖啡渣还将经过堆肥处理作为植物肥料,用在门店外场的花园和市郊的农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星巴克内地所有门店,咖啡师所穿的绿围裙也是由回收的PET饮料瓶经过深度清洁加工制成的。这一条绿围裙,在TA的生命周期里,可以减少1kg的碳排放。

展会现场,戴森带来多款创新科技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教育成果,全方位揭示了戴森利用核心创新技术从根源上减少资源浪费的多项实践,包括戴森数码马达、气旋分离技术、电池技术、滤网技术、干手技术等。同步参展的Dyson Airblade系列干手器已获得碳信托认证,符合节能低碳标准,戴森计划在2030年前,在中国的35个城市持续深入推广戴森干手器,新增覆盖20万个公共洗手间,预计减少碳排放超过100万吨。

消费品牌的参与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通过展示可持续产品和服务,增强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和接受度。在展会上,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零碳内衣、绿色包装的洗发水等产品,这些新鲜体验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促进绿色消费文化的形成。

「绿色供应链」焦点话题属性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消费品牌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一举一动往往能引领行业趋势。

碳阻迹市场负责人孙亚彬向胖鲸介绍,行业头部消费品牌作为链主企业,对上游的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供应商需要积极响应,从材料、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做出行动。同时,供应商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清洁能源、碳排放等各类环境指标的梳理和披露,这样才能满足合作伙伴的可持续目标和要求,从而响应消费者的绿色期待。

胖鲸注意到,今年欧莱雅的展台上,特意呈现了其联合上海即索在内的8家战略供应商的减碳战略“共益生态圈”;在展台范围3-上游区域,详细呈现了欧莱雅在推动行业减碳路径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典范。而在更早的时候,欧莱雅已经鼓励供应商参与CDP评级与改进,欧莱雅与平台伙伴共创的电商绿色包裹,也逐渐成了整个行业的“标配”。

同时横向观察,与去年首届碳博会相比,「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

此次展会通过同时同地举办的碳中和产业链、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行业、模具技术、热处理装备、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等六展联动,展现了一次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新探索,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还加强了各领域企业间的相互融通。

展会首日,政策首发

5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透露,为加强碳足迹的管理,生态环境部拟于近期印发规则指导,从产品碳足迹着手,完善国内规则、促进国际衔接,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而在碳博会首日,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正式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强化任务分工和政策协同,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碳衡科技CEO黄彦翔向胖鲸表示,生态环境部不仅在碳博会的第一天就发布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而且这项工作的主导权从发改委转移至生态环境部,体现出政府在碳足迹管理上的决心和执行力的加强,这种变化也标志着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将更加成熟和系统化,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框架。

同时,黄彦翔认为,以索尼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首次参展,显示了企业对碳中和议题的普遍关注和认同感,当下碳足迹管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参与的趋势,无论主题是否完美契合,企业都愿意“搭上这趟车”。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革新

除了促进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激发消费者对于绿色低碳的参与热情成为了今年碳博会一大亮点。

化工领航者巴斯夫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低碳集市”,集中展示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科技革新。

一次性纸杯,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因内含不可降解的塑料膜而成为环保难题。巴斯夫携手金光纸业等伙伴,推出的水性阻隔涂层解决方案,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绿色答案。此创新涂层不仅使得纸杯易于分解,还能与纸纤维顺利分离,便于直接循环再造成纸,大大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有望引领餐饮行业的绿色转型。

此外,巴斯夫的展品中不乏生物基材料的身影,从运动鞋到电竞椅、充电线、手机壳乃至太阳眼镜,无不透露出绿色创新的潮流。生物基材料,以其源自自然的可再生性、生物降解能力及环境兼容性,正逐步在低碳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广泛渗透到食品包装、纺织品、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关键领域。例如,市面上出现的“渣渣管”吸管,便是利用生物基PLA与咖啡渣的创新组合。

欧莱雅则联袂上海市消保委基金会,主办了“聊点新「花」样”——Z世代可持续消费平行论坛暨2024“明天合伙人”大会,共同围绕年轻一代的可持续消费态度和想法,展开解读与讨论,探讨年轻一代群体在可持续消费方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痛点,并探索如何帮助Z世代实现可持续消费的知行合一。

结语

参观本届碳博会,胖鲸最大的感受是,碳博会不仅展示了当前碳中和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技术,更预示着未来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政策的积极引导、企业的主动转型、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共同构成了推动碳中和进程的强大动力。

随着绿色金融的深化、供应链的绿色化、科技创新的加速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一个更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正逐步成为现实。

胖鲸始终在现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