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束与姜十七合作的首部定制短剧播出的当月,其销售额从数千万人民币迅速增长至亿级,增长率超过100%。


作者 | 曹毓灵

编辑 | 管东生


在2023年,国货品牌“韩束”在美妆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公开数据显示,该年度韩束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达到了33.4亿元,位居美妆品类销售榜首,以超过十亿的优势领先位于第二名的欧莱雅。


进入2024年,韩束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束在三大电商平台(抖音、天猫、淘宝)的累计GMV达到了23亿元,位列国货美妆品牌之首。截至5月7日,韩束在抖音平台的GMV超过了24.99亿元,继续稳居美妆品类首位。


将时间倒推至2022年,韩束的营收情况出现了下滑,销售额从2021年的16.31亿元减少至12.67亿元。


韩束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实现这一转变的?

 


乘上流量的快车


近年来,美妆产品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演变。从传统电商平台淘宝、天猫等正逐步向新兴的直播电商平台抖音和小红书等转移。在这一变迁中,韩束紧紧抓住了短剧这个营销风口,实现营收逆转。


根据韩束品牌母公司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的财报数据,2023年韩束品牌的营收同比增长143.8%,达到30.9亿元人民币,占上美股份总营收的73.7%。上美股份在财报中明确指出,韩束销售额的大幅提升主要归功于抖音平台的推动。公司还特别强调了短剧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这种发现风口就全力投入的策略,并非是上美股份首次尝试。回溯上美股份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这种策略一直是公司发展的核心。


早在2013年,韩束品牌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卫视综艺节目的商业价值,果断投入2.4亿元人民币,成功获得了江苏卫视收视率领先节目《非诚勿扰》的独家冠名权。这一举措不仅为韩束带来了显著的曝光机会,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而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的流行,韩束品牌继续活跃在各类网络综艺节目中。近年来作为美妆护肤品牌的流量必争之地,抖音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上美自然不会放过。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韩束与多位女性达人共创并投放了22部短剧。这些短剧在关键促销期间如“双11”和“6.18”为韩束带来了显著流量和关注度,也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女性用户。

 


“达人引流 品牌自播”组合拳


早在2023年之前,韩束就已经开始在抖音上布局,但直到2023年,韩束才迎来了销售额的"井喷"式增长。这一增长的背后,是韩束精心策划的"达人引流 品牌自播"的营销组合拳。


抖音平台采用的兴趣电商模式与传统电商不同,它允许品牌通过营销活动和流量投放技巧,将产品主动展示给潜在用户。基于这一模式,韩束加大了在抖音平台的营销投入。


主阵地有了,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达人引流。


2022年9月,抖音平台上的首部品牌定制短剧《不熟恋人》发布,由MCN机构银色大地与洗护品牌KONO联合推出。该剧上线三天内播放量就突破了1亿次,一个月内帮助KONO吸引了超过千万新用户。


这一成功案例引起了韩束的注意。2022年年底,韩束与抖音超头部网红姜十七签订了短剧合作协议,并开始筹备剧本。2023年3月,韩束与姜十七合作的首部定制短剧《以成长来装束》正式上线。该剧在三周内播放量就超过了2亿次,成功吸引了大量的A3人群(种草人群)。播出的当月,韩束品牌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实现了显著增长,从数千万人民币迅速增长至亿级,增长率超过100%。


流量的引入是韩束营销策略的第一步,而将这些流量转化为销售则是是韩束组合拳的第二步。


为了避免过度依赖达人造成销售波动,韩束采取了一种平衡的策略,结合了品牌自播和达人带货。尽管韩束与贾乃亮、舒畅、小杨哥等知名主播合作,但品牌的主要销售,约70%到80%,还是来自于品牌自播。在自播环节,上美股份专注于推广其明星产品,如红蛮腰礼盒;与此同时,通过与网红和达人的合作,推广其他常规产品,例如多肽胶原礼盒,以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扩大市场覆盖。


在确定了这一有效的带货模式后,韩束开始在不同产品上复制该模式。继红蛮腰礼盒之后,其陆续推出了针对不同肌肤需求的礼盒套装,包括美白淡斑的“白蛮腰”、敏感肌修复的“蓝蛮腰”、紧致提拉的“黑蛮腰”。


韩束品牌的创始人吕义雄(上美股份董事会主席)甚至规划了2024年的目标,即实现“一品一直播间”的布局。目前,韩束在抖音上建立了多个品牌自播账号,每个账号专注于推广一组特定的产品。韩束官方旗舰店主要推广红蛮腰礼盒,而韩束护肤旗舰店则负责推广白蛮腰礼盒,韩束官方旗舰店敏感肌号则专注于蓝蛮腰礼盒的销售。


为了承接住短剧带来的流量,韩束每天的直播时间超过20小时,还因此被戏称为“日不落直播间”。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韩束的直播间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团队配置,包括6名主播、4名流量运营、4名现场控制、4名辅助主播和3名策划人员。在高峰期,韩束的主播团队人数超过200人。


 

挑战仍在


依托短剧而迅速蹿红的韩束,其未来的持续发力能力面临着挑战。从长远角度来看,韩束目前的成功似乎更多是一种阶段性的辉煌。


在抖音平台的流量红利推动下,上美股份暂时保持了其业务模式的平衡。然而,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性警示我们,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个疑问。现在,短剧营销的普及使得竞争愈发激烈,众多品牌纷纷涌入这一市场,导致短剧营销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


上美股份的财务报告揭示了一个现实:2023年上半年,其营销成本就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两亿元。营销及推广开支同比增长超过54%,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推广一个品牌——韩束。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对于依赖短期流量的韩束乃至上美股份来说,能否持续承受这一压力,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旦流量成本过高,品牌将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增加投入以维持流量,要么减少投入导致营收下滑。显然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品牌如同昙花一现,经历着快速的崛起和衰落。这种模式在行业中并不罕见,品牌在风口上的成功往往是短暂的。上美股份目前的优势,也可能转变为其持续增长的障碍。在这个看似胜算颇大的"赌局"中,品牌必须警惕潜在的风险。只有当市场的热潮退去,我们才能辨识出真正的赢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