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刻机巨头ASML公司CEO公开表示,多年来,公司都不用担心设备的去向会受到政治限制,但突然之间,这却变成了全世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而美国严厉的芯片管控规定,只会倒逼中国厂商进步更快。

正如所言,欧、美、日韩联手的极限打压,虽然延缓了国产芯片先进制程的突破,但并不能阻挡国产芯片的发展。为何这么说呢?

一、头5个月,国产芯片出口增长21.2%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6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份出口集成电路252.7亿个,出口金额126.34亿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增幅高达28.47%1-5月累计出口集成电路1139.4亿个,同比增长10.5%,累计出口金额62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

除了集成电路出口创下新高之外,船舶制造业,汽车产业以及机电产品出口也正在加速增长;其中船舶制造业5月实现出口同比增长57.13%,而前5个月累计出口翻倍,增长了100。1%。

国产芯片产业、船舶制造业以及汽车产业出口的高速增长,说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功。同时,证明经过4年多芯片极限打压的洗礼,以及在超大规模产业应用的支撑下,国产芯片初步实现了自主,尤其中低端芯片出口显著增长,标志着从依赖进口到自主供应的转变。

二、中国,全球晶圆最大产能国

近日,根据Knometa Research 发布的《2024 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预计到2026年,集成电路生产的晶圆产能每年平均增长7.1%。其中中国大陆产能约占全球的19.1%。随着晶圆厂建设和扩建计划,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将以22.3%的产能超过韩国和台湾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晶圆产能来源地。

同时,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半导体产业计划将有82座新设施投产,其中2023年、2024分别有11座及42座投产,涵盖4吋(100mm)到12吋(300mm)晶圆的生产线。

同时,SEMI预计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商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 个项目,产能将从2023年的每月760 万片晶圆再增加13%,2024年将达到每月860 万片晶圆。也就是说,2024年开始运营的晶圆厂将占据全球42%以上

如上所述,集中力量增加传统芯片产能之下,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产业需求,同时也将迅速扩大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市场占有量。

三、国产芯片占据全球30%以上份额

在非市场因素的主导之下,全球各国政府都在疯狂砸钱补贴,以扩大芯片产能,但产能需要下游产业进行消耗。根据国联证券6月1日最新数据,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在全球占比水平在30%左右;随着销售额逐渐提升,占比也有缓慢抬升的趋势,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供应链最完整的电子消费生产制造和消费国。以大家熟悉的手机为例,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2023年手机产量15.7亿台,同比增长6.9%,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1.4亿台(手机产量中包含未出货以及各手机厂商库存数量。),同比增长1.9%。而据TechInsights数据,2023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8%,至11.522亿部。

这意味着,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下游产业应用覆盖方向逐渐丰富,国产芯片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国产芯片市场份额的提高,必将带动国产晶圆代工的水涨船高,扩大芯片制造领域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整体的突破与发展。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无论是从基本面上还是政策上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反转趋势都非常明显,后市表现也值得期待。

BY: 飙叔科技洞察

$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芯源微(SH688037)$$中芯国际(SH688981)$

#大基金利好发酵,芯片股活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