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富饶的哈萨克斯坦,深陷既缺水又怕水的困局。

由于“四面流入,中部缺水,尾湖众多,大进大出”的地理因素限制,哈萨克斯坦几乎一半的水都是从邻国获取。

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去年,哈国首都阿斯塔纳、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实行按时断水,令人。

另一方面,2024年3月起,哈萨克斯坦遭受了八十年一遇的严重洪灾。

受灾期间,哈萨克斯坦超十万人被从原住所疏散,交通运输、农业、采矿、化工等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资源管理和洪灾治理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当务之急。2024年6月5日,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和灌溉部发文,指出哈萨克斯坦将在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预防洪灾及旱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行动。

对于哈萨克斯坦的种种举措,哈萨克斯坦陕西商会会长、陕哈集团董事长何诚向镐媒体·《中亚观察》表示:“今年哈国的洪水来势汹汹,的确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次系统性反思。目前,哈国相关部门正在对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开展全面检查和维护,一些年久失修的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亟需维修或扩容升级。”

近年来,中哈两国间的合作,已拓展至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灌溉与节水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这对于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或相关科研机构,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既缺水又怕水

在深处亚欧大陆腹地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一个普遍的情况是“水比油贵”。

比如,一瓶500毫升普通矿泉水的价格是550坚戈(约合人民币9元),1升汽油的价格是200多坚戈(约合人民币3-4元),如此换算下来,1升矿泉水的价格竟是1升汽油价格的四倍有余。

哈萨克斯坦常住居民向镐媒体·《中亚观察》表示,当地很多五星级酒店,对于入住的客房,只赠送一瓶容量为200毫升的饮用水,在此范围之外的饮用水,就需要自费购买。

水价格高企源于资源匮乏,由于地理因素限制,哈萨克斯坦的河流、湖泊仅占国土面积2.8%,水资源的获取途径受到邻国限制的程度较深。另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很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据哈媒体2023年报道,由于缺水导致城市供水水压降低,哈国首都阿斯塔纳、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实行按时断水,导致居民不满。

世界银行曾预测,到2030年,哈萨克斯坦可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然而,一方面是水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季节性洪灾侵袭,让这个深处内陆的中亚大国,在面对“水”时,颇显尴尬。一边忙着治理洪灾和城市内涝,另一边忙着在里海建设海水淡水厂……

2024年3月起,哈萨克斯坦遭遇近8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由于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冰雪消融,导致春季时期数条河流水位异常迅速上升,洪灾暴发后,全国数十条公路、桥梁受损,超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固然是“天灾”,但根本诱因却是“人祸”。哈萨克斯坦居民点附近的防洪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距今已经使用了五十多年,大多河口系统与堤坝,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或重建。

不过,随着洪水退去,哈萨克斯坦在水资源利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正在开展新一轮的改进工作。

哈萨克斯坦陕西商会会长、陕哈集团董事长何诚向镐媒体·《中亚观察》表示:“今年哈国的洪水来势汹汹,的确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次系统性反思。目前,哈国相关部门正在对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开展全面检查和维护,一些年久失修的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亟需维修或扩容升级。”


逆天改命破“水”局

储备淡水、防洪建设、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

尤其是在缺水与洪水中挣扎的哈萨克斯坦,开始积极寻求破解之道,参考其他国家在水利设施建设、洪水治理方面的经验。

2024年6月5日,《哈萨克斯坦2024—2030年水资源管理系统发展构想》发布,指出哈萨克斯坦将在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预防洪灾及旱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行动。

有意思的是,这份关于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想,本在2024年初就已被政府批准。然而,在2024年4月1日的全国抗洪指挥部会议上,总统托卡耶夫对此构想提出了批评,他表示,该文件并没有全面解决防洪减灾问题,因此有必要做出修改。

托卡耶夫同时指出,哈萨克斯坦各地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各地的冬季冰雪融水能够被收集起来,有效利用于农业用途,而不是作为洪水流向居民区。

托卡耶夫的这一想法,与哈萨克斯坦国内水资源利用现状完全契合。

据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和灌溉部发布的信息,自2009年以来,虽然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工作得到提升,农业灌溉用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量减少了15%。然而,直到2022年底,农业灌溉水量损失比例仍高达65%。农业生产中,节水技术的实施率,仅为灌溉面积的3%。

谈及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利用现状,何诚也表示,水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于水资源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哈萨克斯坦正在借助科技手段与滴灌技术,强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再如工业领域,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采矿业,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不够高效、造成水质污染,这都将是哈萨克斯坦未来需要直面的问题。

为破“水”资源困局,《哈萨克斯坦2024—2030年水资源管理系统发展构想》还提出,将重建15座水库、新建57座水库,以解决水资源时空错配问题,增加灌溉土地面积。

另外,还有行政机构的调整。比如,重整农业部、生态和自然资源部等机构部分职能,成立水资源和灌溉部,专门负责水资源利用保护、农业灌溉工作;成立国家水文地质局,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与邻国间积极开展跨境河流合作谈判;实施居民区供水设施新建与改造……


水利合作新机遇

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和灌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哈萨克斯坦的水库总共可以容纳890亿立方米的水。

按照节水农业亩均灌溉定额500立方米来测算,现有水库总容纳水量,如果被农业领域充分运用,可以灌溉约1247万公顷的耕地(哈萨克斯坦可耕地面积共计2292.5万公顷)。

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单位生产用水量是俄罗斯和美国的三倍,是澳大利亚的六倍。

因此,高效利用现有水库存量水资源、新建水利设施、减少洪涝灾害等领域,成为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与外国的热门合作方向。

何诚坦言:“实际上,水利建设是个大命题。哈萨克斯坦整体缺水,对水资源亟需精细化管理。可以说,从事于水利行业的个人或单位,在哈国都能找到发挥特长的地方,而且水资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国民生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哈国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期待跨国合作的。”

谈及水利跨国合作具体领域,何诚表示,农业节水灌溉、水利设施修缮与扩容、居民饮用水净化、城市污水排放与净化、水力发电与运营等应用场景,或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哈萨克斯坦水利合作的主要方向,其中会涉及基础设备、建筑施工、技术服务以及运营管理等具体业务。

目前,陕哈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已建成2座水电站,据何诚透露,水电站项目采用EPC合同模式,即陕哈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流程工作。另外,陕哈集团正在开展在哈建设第三座水电站的前期筹备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位于陕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北哈萨克斯坦大学农业技术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就建立国际水资源科学中心,签署了三方合作备忘录,三国将在农业、城市群开发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同月,哈萨克斯坦与荷兰签署水利合作备忘录,以期促进洪水治理、提升水利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另外,据哈萨克斯坦国家投资公司消息,土耳其喷灌行业领先企业Akplas欲在哈投资6000万美元,开发大型农业喷灌项目。

不难看出,哈萨克斯坦正积极寻求水资源利用、水利建设方面的国际先进经验。未来,哈萨克斯坦能否破解既缺水又怕水的困局,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和灌溉部、陕哈集团、视觉中国)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