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根本不是!


在一档节目中,前首富之子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男生约女生吃饭用团购丢脸么?他回答说:如果有一个很好的餐厅,又有团购的这个功能,能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是啊,能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日前,以“省钱”为最大标签的电商平台拼多多集团交出了一份堪称炸裂的一季报:拼多多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68亿元,市场预估768.6亿元,同比增长131%;调整后净利润306.0亿元,市场预估155.3亿元,同比增202%。调整后每ADS收益20.72元,市场预估10.54元。


PART 1

低价王者易主


“超低价”、“顶级服务”是拼多多的标签,这种定位让拼多多在竞争激烈的电商江湖中崭露头角。虽然已经有太多的专家用“”来解释拼多多的成功,但是落魄中产的购买力,并不足以支撑拼多多如此庞大的体量。在这里,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判断:拼多多的胜利,是因为它将电子商务的高效服务,提供给了那些被其他电商平台忽略的中低收入群体。这些群体的消费水平,从来都没有升级过,谈什么?


淘宝创立之初,主打就是一个“便宜”,商品价格加上邮费比实体店优惠。2015年,刘强东也说:(京东商城)商业模式能不能成功,主要看能不能继续降低成本,能不能提升交易效率。


然而创业的成功,不仅会让人失去兄弟,也会让人忘记成功的关键因素。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看到了淘宝成功的关键,也听懂了刘强东的金玉良言。拼多多始终没有忘记:实惠的价格永远具有吸引力。


于是“在大家都觉得电商的格局已定,历史书已经写完的时候”诞生的拼多多,从创立之初就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踏足广袤的农村市场的拼多多,用低价的商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但拼多多只有低价吗?答案恐怕不尽如此。


PART 2

让利给消费者
用消费反馈生产

“不是xx买不起,而是拼多多更有性价比。”这种句式的流行,证明用户对于拼多多的认可,并不仅仅来自价格优势,更体现出超出价格水平的商品质量和服务。


消费者导向始终是拼多多的出发点。


在拼多多主站,商家的入驻门槛及综合经营成本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白牌商家如果具有提供极致质价比商品的供应链能力,那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推荐、卖出更多商品。而且当商家和用户产生交易纠纷时,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介入,帮助服务能力不足的商家,改善用户的消费体验。


“补贴手段”用得好, 消费者喜欢什么就补贴什么。


拼多多在2019年将百亿补贴战略化、长期化,紧跟市场趋势,对消费者热衷的产品进行持续补贴。这一举措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也推动了商家的销售增长,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补贴只是手段之一,拼多多更注重通过优化商品流通环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借此更大让利于消费者。


拼团模式通常能够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因为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拼团,会提供一定的价格优惠。


此外,通过拼团模式汇集大量消费者需求,为生产端提供明确的销售预期,这种“以销定产”的C2M模式不仅降低了库存风险,还提高了商家的利润率,真正实现了用消费反馈生产。


商家能多挣钱,拼多多的营收也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得到了物廉价美的商品。


毕竟即使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仍有超过5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口不到一亿。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不是抖音、小红书里人均百万、人手宝马的富贵。


拼多多让人民享受到了实惠,而人民举起了拼多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