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融社

近日,位于山西晋城的上市公司兰花科创一连宣布两则重磅运作——参与竞拍中煤科工沁南能源公司51%股权,以及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煤炭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加煤炭资源储备,壮大公司煤炭主业规模。

就在几个月前,兰花科创还刚刚参与了另外两座煤矿探矿权的竞拍。

煤矿的买卖转让似乎正悄然走热,谁在买、谁在卖?是什么推动了这波交易热?


01、拟斥资90亿元购买煤炭资源

6月6日晚间,兰花科创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参与竞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的山西中煤科工沁南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沁南能源”)51%股权,该笔股权由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持有,本次挂牌转让底价为4.95亿元,保证金为1.49亿元。

同时,兰花科创还表示,将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煤炭资源,购买金额连续12个月内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30%或净资产的50%。按照2023年报的数据,该公司总资产为309.37亿元、净资产为166.43亿元,也就是说,其或将斥资超90亿元买矿。

兰花科创表示,上述举措是为壮大公司煤炭主业规模,增加煤炭资源储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兰花科创为晋城市属国企兰花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以煤炭、化肥、化工为核心产业,主要煤炭生产矿井地处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沁水煤田腹地,所属化肥化工企业以煤炭为原料进行生产,形成产业一体化优势。



从收入结构来看,煤炭业务为兰花科创的主要收入来源。事实上,近年来,兰花科创一直在致力于煤炭资源的整合。

该公司2023年报显示,公司煤炭产业现有各类矿井13个,年设计能力1990万吨。

其中,生产矿井10个(伯方、唐安、大阳、望云、 玉溪、宝欣、口前、永胜、同宝、沁裕),年煤炭生产能力1410万吨,同宝、沁裕两座90万吨/年资源整合矿井已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 生产要素公告手续办理,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正式转为生产矿井;参股41%的亚美大宁年生产能力400万吨;在建资源整合矿井2个,设计年生产能力180万吨。


早在今年2月份,兰花科创就曾公告称,公司要参与两座煤矿探矿权的竞拍,但最终并未竞拍成功。前述两宗煤炭探矿权颇受追捧,引来省内外多家大企业入局争夺,众资本参与下,价格一路飙涨,起始价分别为500万元、1500万元,最终以63亿、140亿元的价格成交。


02、煤矿买卖转让悄然走热?

买矿卖矿并不罕见,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似乎逐渐变的频繁起来。

今年2月份,仅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就一连发布了9则煤矿项目探矿权转让的预披露公告,转让总价达到846.3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向晋融社表示,今年不少煤炭企业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去拿煤炭资源,以提前做好资源的接续。

事实上,兰花科创也存在对煤炭资源储备方面的需求。

去年全年,兰花科创业绩同比有所下滑,实现销售收入132.84亿元,同比下降6.16%;实现利润32.18亿元,同比下降29.2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98亿元,同比下降34.93%。该公司解释称,去年营业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之一为公司外采保供煤增加。

上述知情人士称,政策的变化也是让煤矿买卖在近来变频繁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对煤炭矿业权配置管控的放开,一个是监管层对于煤矿建设要求的提高。

为全面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促进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2008年以来,作为煤炭大省,我省对煤炭矿业权配置实行严格管控。

2021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坚决完成国家增产保供任务,“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为兑现承诺,须在“十四五”期间审慎稳妥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出让工作,夯实稳产保供基础。


此外,近十年内,我省将有约221座煤矿资源枯竭,影响年产能2亿多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保障煤矿稳产保供的意见》有关安排,需要统筹推进整装资源投放、优化夹缝资源配置、有序支持大中型矿山已设采矿权深部或上部资源出让,保障我省煤炭工业后劲。

2022年以来,经省政府同意,我省配置了一批大中型矿山采矿权深部或上部煤炭资源和探转采项目。今年以来已经公开挂牌出让2宗空白煤炭资源,后续仍将有序推进煤炭资源配置。

此外,近年来,考虑到安全生产、释放优质先进产能、“双碳”背景下煤企的绿色转型等因素,监管层对煤矿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这也意味着对煤矿建设者的实力有了更高要求。

此前,界面新闻曾做过一个统计,自2002年以来,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进入2021年以来,又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呢。20多年来,国内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从2002年6995人下降到2021年178人,但从2022年开始反弹至245人,2023年反弹之势仍在持续。


煤炭企业的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已成大势。

按照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的《“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均要求山西省新建和改扩建后煤矿产能不得低于120万吨/年。

经咨询有关企业、单位,资源量、建产规模和建矿成本成一定正相关关系。根据生产规模、地质构造、开采方式、建设周期等因素确定煤矿建设总投资,要建成120万吨/年规模的煤矿需投资约30亿元以上。

这一对资金实力的要求劝退了不少“煤老板”,只能选择转让煤矿资产。

此外,在地方小煤矿、安全不达标的煤矿将逐步被关停或淘汰的背景下,也有不少“煤老板”在此时选择出让相关煤炭资产,或想趁着行情走势“落袋为安”。毕竟,虽然近两年煤价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位置,且不少人对行情较为乐观。

民生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国内经济稳增长假设下,煤炭供需紧平衡,煤价中枢上移确定性较强;若经济进一步向好,煤价将受益供给刚性充分释放价格弹性。

总体来看,晋融社认为,未来,煤炭行业优质先进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你是否了解过最近的煤矿买卖转让情况,有什么独到见解?欢迎评论区交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