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去年底以来,浙商证券尽显同行收购风头,也暴露了跻身“头部券商”的野心。

近日,浙商证券公告了其以底价集中收购了“同方系”旗下两笔持有国都证券5.9517%股权、1.4642%股权,对应约9.11亿元、2.24亿元,合计11.35亿元,每股成本2.625元。

5月下旬,浙商证券已先行收购了国华能源持有国都证券约7.69%股权,同样以10.09亿元底价成交,每股成本约2.23元。

今年3月底,浙商证券曾协议收购重庆信托等5家股东合计持有国都证券19.1454%股权,总交易价约29.84亿元,每股成本2.673元。

不过,浙商证券上述三次收购尚待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浙商证券股东资格及其实控人浙江交投集团实控人资格,还有全国股转公司的合规性确认,但这都是程序性的,对最终收购不会有啥影响。

从3次收购看,浙商证券总耗资超51亿元,持有国都证券近20亿股,持股比例达到约34.25%,已超当前持有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中诚信托约13.33%。

这将引发两件大事:

其一,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浙商证券;

其二,浙商证券拥有国都证券权益比例超30%,国都证券后续若配合董事会改组等,浙商证券可能成为其控股股东。

很显然,浙商证券即使没有后续两次收购国都证券,也已超过中诚信托的筹码,若这样的话,国都证券仍是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后续两次加码收购无疑是奔着“控股”去的,也不排除再往后继续收购,实现“绝对控股"等。

从今日盘面看,浙商证券盘中最高涨幅了5.68%,可看出投资人对其后续信心较足,收盘时却仅涨了2.89%,也反映出投资人信心尚有疑虑。

据国都证券对外披露,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3.8亿元,同比增幅47.2%,主要来自其他业务收入及投资收益;归母净利7.23亿元,同比增幅103.86%,该业绩增幅确实不错。

截至去年底,国都证券拥有60家分支机构,涉及4家分公司,56家营业部,总资产338.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近3%,每股净资产1.84元,较上年末1.75元增幅4.93%。

依此观之,浙商证券上述3次收购国都证券的每股成本溢价率分别达到了45.27%、21.2%、42.66%。

值得一提的是,国都证券还是持有“公募基金”且无实控人的中欧基金20%股权的并列第二大股东,而浙商证券虽持有浙商基金20%股权,但只是参股方,其由民生保险控股50%。

反观浙商证券,2023年实现营收176.38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17.54亿元,同比增长6.01%。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浙商证券虽然去年收入规模大,但净利润率约10%,而国都证券虽然收入规模只是浙商证券的零头,但净利润率却超过50%。

今年一季度,浙商证券又遭遇业绩“双降”,其中营收同比下滑了21.26%至38.8亿元,归母净利同比下滑了8.31%至4.47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浙商证券总资产1430.3亿元,较上年末下滑了1.72%。

外界可预期的是,浙商证券“控股”国都证券只是第一步,后续要实现“1+1>2”的有效整合仍将是一大挑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