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SKU数量、加大中餐品类探索……近日,业绩说明会上,一鸣食品透露公司未来运营方向,同时对2024年一季度净利大增,以及加盟店关店数量走高等问题做出回答。

另外,一鸣食品业绩在2023财年实现扭亏,但其在第四季度单季度遭遇亏损的业绩表现受到业内关注,亦对一鸣食品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二级市场上,截至今日收盘,今年以来一鸣食品股价跌33.11%,期间最大跌幅达44.57%;自2020年年底上市以来,一鸣食品股价最大跌幅为66.48%。

01

业绩仍处恢复期

财报显示,2023年财年,一鸣食品实现营业收入26.43亿元,同比增长8.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3.72万元,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29亿元。2024年一季报延续增势,公司主营收入6.43亿元,同比上升11.14%;归母净利润1036.51万元,同比上升126.42%;扣非净利润1002.44万元,同比上升240.78%。

关于业绩增长原因,一鸣食品称,净利润上涨主要系直销及奶吧加盟渠道收入增长,边际贡献增加;同时原料奶价格下降所致。

不过,面对业绩增长,一鸣食品仍受稳定性质疑。有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一鸣食品曾亏损过亿元;2023年1-3季度,一鸣食品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57.78万元、2056万元和1030.62万元,但四季度再度转亏,亏损金额为1320.68万元,业绩起伏不定,一鸣食品公司是否做好了保持主营业务利润持续增长的规划?

时间线拉长来看,2019年,一鸣食品营收为19.97亿元,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其利润率处在较高水平。2023年,一鸣食品在营收数据上虽占优势,但盈利能力却明显不足。

 

对此,一鸣食品公开回复称,将持续加大加盟门店数量,提升门店单店业绩,并同步发展经销和直销业务;不断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产品力,实现多客,多买、多来;随着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边际效益将得到提升,主营业务利润也将持续增长。

02

品牌全国化与边际收益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一鸣食品在2019年业绩“高光”时刻,其浙江“大本营”门店数量占比达80%。如何走出以浙江为主的华东地区,成为一鸣食品谋求“边际收益”的重要方向。

从最新动向来看,发力线上为一鸣食品的重要发力点。2023年财报中显示,2022年和2023年线上渠道销售额分别为3062.85万元和6816.67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4.63%和122.56%,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6%和2.58%。

目前来看,一鸣食品的线上收入影响力有限。值得一提的是,从线上收入地区分布分析,一鸣食品似乎亦未逃脱其“偏居华东一隅”的现状。数据显示,一鸣食品线上销售2022、2023年来自华东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71%和88.43%。

从线下门店布局来看,一鸣食品在年报中强调提到了企业的“1、3、4、11战略”。其中“1”一个战略主目标,即实现华东地区奶吧数量6600家。现实表现上,截至一季度末,一鸣食品门店数量2032家,直营和加盟门店的数量分别是583家和1449家,且均分布在华东地区,与目标门店数存在一定差距。

业内人士直言,对于一鸣食品来说,如何真正走出华东、面向全国大众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一鸣食品在华东地区门店数量的增加,其单店盈利能力似乎正在摊薄,且门店寿命待考。如2024年一季度,一鸣食品闭店54家,开店63家,门店迭代明显。

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一鸣食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0.18%和1.82%,2019年同期分别为39.28%和8.71%,净利率缩水明显。

如此,全国化突破艰难、规模扩张上一边闭店一边扩张……如何更效率的寻求“边际收益”,实现业绩的“真正回暖”,一鸣食品或任重道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