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正在持续加码中国资产。北向资金今年2月至5月连续净买入A股,合计净买入金额达975.2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多家A股上市公司近期回购公告显示,相较于一季度末,摩根大通、美林国际等外资机构纷纷加仓A股公司。

此前伴随海外量化和对冲基金、南下资金的大幅补仓带来的反弹,香港恒生指数一度接近20000点。

从近期A股和H股表现来看,海外资金对优质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回升。

海外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5月全球资金对中国的净配置在月初有所增加。多数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投行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随着行情发展,回报的驱动因素往往从市值扩张转向盈利提升,因此利润的实现对于维持牛市至关重要,且高股息板块仍受青睐。

竞相上调对中国公司的评级

根据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摩根大通、美林国际等外资机构纷纷加仓A股公司。

例如5月14日,宏川智慧公告显示,截至5月9日,摩根大通证券自有资金的持股量为1990.98万股。一季报显示,该机构持有宏川智慧1907.33万股。公开资料显示,宏川智慧主要为境内外石化产品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仓储综合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5月8日,凡拓数创回购公告显示,截至5月6日,美林国际与巴克莱银行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量分别约为69.58万股和62.40万股。而凡拓数创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未出现这两家外资机构的身影。

5月30日,摩根大通增持香港交易所约647.18万股,每股均价约263.75港元,总金额约为17.07亿港元。从5月全月数据来看,摩根大通曾在5月20日、23日、24日、27日多次加仓过香港交易所。5月30日,摩根大通还增持招商银行H股4000.38万股,每股均价为35.35港元,增持总金额达14.14亿港元。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近期表示:“2023年10月底,我们在策略方面开始对中国股票全面看好,股票的模拟仓也加到100%的仓位。”

事实证明,以摩根大通为代表的外资机构,正在用“真金白银”加码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瑞银、摩根士丹利、花旗、汇丰等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公司的评级。例如,瑞银上调了港股市场中招商局港口、长城汽车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摩根士丹利将小米集团的目标价从20港元上调至25港元;汇丰将小米集团的目标价上调至25.3港元;花旗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上调比亚迪目标价至475港元。

今年上半年,有一些中东投资基金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大手笔投资。5月29日,联想集团宣布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旗下投资公司Alat埃耐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债券认购协议。

中东资本在A股市场也有“买买买”的行为。根据今年一季报数据,多家新能源、医药、科技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等中东“豪门”。

略微回调,港股不掩上涨态势

2024年初至6月5日,恒指上涨8.1%,平均每日成交额达港币1105亿元。如果从4月算起,该指数的最大涨幅一度超过25%,进入技术性牛市。

不过,从5月下旬开始,港股就进入了震荡盘整状态。

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此前对记者表示,港股在大涨过后,短期显著超买,有技术性回调压力,但从以往底部估值修复规律来看,20000点附近估值修复基本到位,同时本轮上升行情并未结束,预计总体回调空间有限,18000~18500点附近会有比较好的支撑,后续有待三季度进一步的政策利好和业绩复苏等打开上行空间。

StoneX资深策略师斯考特(David Scutt)告诉记者,5月下旬,交易员在恒指跌至18000点附近大举买入,指数一度朝着阻力位18500飙升,这意味着可能即将开始新趋势。但后续指数又开始掉头向下,因此还需要等待后续的信号确认涨势能否持续。

“如果这似乎突破并收于18500上方,则可能继续上行,18960将是最初的交易目标,之后是5月高点19772。”斯考特称。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港股这一轮行情是在前期过于悲观的预期基础上的理性回归,形成了由基本面到资金面,再到情绪面的逐次传导,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基本面预期的变化。过去两个月,国内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出台和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整体相对平稳的表现,叠加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相对平淡等因素带动了市场对中国经济预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出现了一轮配置再平衡,资金回流至港股,叠加一些做空资金平仓的因素,推动了行情快速上涨。

两地高股息和互联网板块仍被看好

尽管经历回调,但当前各界对A股、港股的看法并不悲观。机构目前仍然看好高股息、互联网板块等。

施罗德投资环球私募资产主管格奥尔格·温德林(Georg Wunderlin)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看好中国市场投资机遇。他对记者表示,欧洲、美国两大资本市场目前均面临高利率情况,但中国市场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利率较低,所以“会给我们一些投资机会”。

某大型美资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A股、港股估值横向比较其他地区市场,纵向比较自己的历史估值,都处于较低分位,不少优质资产的定价还是有安全边际的。同时,政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托底经济的政策,经济基本面的前景会进一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盈利,目前看很多A股、港股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下修的压力不大,布局A股、港股仍是具备价值的。

主流机构观点认为,A股、港股的优势仍在于其差异化的功能。例如,相较于美股、日本股市等,除了估值,港股的配置优势还在于中国经济体相对其他经济体的独特优势。目前中国有非常多在全球产业链中都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公司。此外,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消费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全球经济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就板块而言,富达基金近期提及,将持续看好相对稳健的高股息板块,包括能源、消费、金融、电信、公用事业、银行、港股中业务主要分布在海外的公司等。在经济增速进入中速稳定时期,低利率环境预计会持续,且随着政策导向支持不断,预计两地市场上会有更多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意愿,股息率的相对吸引力会提升。

同时,具有全球布局的企业也更被看好。某位于新加坡的QFII投资经理对记者称,之所以美股整体ROE可以维持在8%的高位、股市持续攀升,部分是因为美国很多企业都是全球布局的企业,这有助于它们熨平业绩波动。“中国现在也有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去海外扩张,在国内消费需求比较弱的时候,出海企业可以吃到海外红利。比如,商业地产、机械设备、家电、消费、电商等都有相关的例子。”

上述某大型美资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称,年初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组合采取了相对防御的思路,主要配置在高股息领域,包括电信服务、能源、原材料等。之后随着政府托底经济的态度逐渐明晰,两地市场上的中国优质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下修的压力得到一定释放,因此也逐渐转到消费、互联网、工业等顺周期板块。下阶段的布局思路上,行业配置方面注重均衡,自下而上持续挖掘具有估值安全边际的好公司。

来源:第一财经

$宏川智慧(SZ002930)$$小米集团-W(HK|01810)$$凡拓数创(SZ30131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