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文件显示,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6日进一步委任软库中华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长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据此,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已委任中信里昂、中金公司、软库中华、安信国际与长桥证券作为整体协调人。

综合 | 公司公告 招股书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佑驾创新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驾驶体验的关键环节提供解决方案,包括领航、泊车和舱内功能。公司为智能汽车全方位赋能,在推动汽车自动化的同时,提升安全与驾驶体验。

公司坚持智能驾驶发展的渐进式路线,逐步将公司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从L0智能驾驶提升到L4自动驾驶,力争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者。公司提供定制化L0至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该等解决方案为全栈自研,并经过量产验证,公司还一直积极开发先进的L4自动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概念股震荡拉升#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佑驾创新累计为29家整车厂进行量产。此外,公司也积极布局车路协同,期望与单车智能协同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打造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组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全栈自研平台化技术、软硬件一体化研发能力及先进的量产能力为公司的解决方案提供显著的技术优势及成本效益。

佑驾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车路协同。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公司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iSafety和iPilot系列,以及iRobo解决方案(正在开发中)。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分别与12、13、14及12家整车厂就18、19、20及17款车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开展定点项目的持续开发,并分别与10、17、20及22家整车厂就22、50、56及60款车型进行了量产。

2023年,公司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销量超过78万套。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3年,按L0至L2+L2++解决方案的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所有新兴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三。于2023年,佑驾创新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获颁采埃孚集团(一家为车辆提供高阶产品和系统的国际公司)授予的“2023供应商创新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证明了公司的实力。此外,公司还在开发和测试L4自动驾驶功能,预计于2024年交付公司的iRobo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佑驾创新已分别与3、9、9及8家整车厂就4、17、31及18款车型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开展持续的定点项目,并分别与0、2、7及9家整车厂就0、3、10及30款车型进行了量产。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公司是中国首批成功帮助整车厂车型获得欧盟通用安全法规DDAW认证的驾驶员监测系统(DMS)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车路协同。公司一直积极布局车路协同,有望推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领域进行布局后,公司立志搭建一个汽车智能生态系统,打造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组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于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国范围内已参与合共13个典型车路协同项目典型车路协同项目。

基于公司在算法开发、软件工程以及硬件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优势,公司战略性地布局和推进了公司的三大业务线。该策略符合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

佑驾创新经验丰富、富有远见的管理层已组建一支包含研发、采购与生产及营销与销售的综合团队,不断为股东和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中国渐进式智能驾驶发展的先锋,公司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塑造汽车智能化产业生态,以改善道路安全,提升驾驶体验。

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刘国清,今年37岁,主要负责公司运营总体规划以及经营目标、战略发展及技术研究方向,还有产品开发、生产和布局。

刘国清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学士学位、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并在2013年取得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成立本公司之前曾担任过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项目主任,以及南京车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和首席工程师,在管理、技术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行业拥有约12年经验。

公司的研发团队与生产和供应链团队协作,以不断优化和改进制造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发团队有331名员工,55.6%拥有学士学位,32.9%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录得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8220万元、人民币1.39亿元及人民币1.50亿元。

佑驾创新于2022年7月开始在宝安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其拥有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设计年产能约为377,400件。2023年宝安生产基地的产量为212,200件,产能利用率为56.2%。

为满足因公司所获得额外SOP而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公司已设立广州生产基地。公司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将广州生产基地投入生产。公司的广州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为3,400平方米,使公司能够扩大SMT、DIP插件及分板生产环节的内部生产能力。

于往绩记录期间,若干生产流程由合同制造商负责。宝安生产基地于2022年7月投入使用后,公司已能够处理部分解决方案的三防涂覆、组装及包装等生产流程。于2023年,公司以硬件形式交付的解决方案中有24.4%由公司的自有生产基地生产,其余则由合约制造商制造。

财务数据方面,佑驾创新的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1.75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79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4.76亿元,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9%。

然而,公司的收入增长尚未能够完全覆盖往绩记录期间产生的各种成本及开支。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40亿元、人民币2.21亿元及人民币2.07亿元。公司的亏损状况主要是由于以下各项的综合影响: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研发投资;及投资吸引及留任人才。

佑驾创新自2014年成立至今累计已获得12轮融资,成立初期公司曾获阿里巴巴现任CEO吴泳铭$阿里巴巴-SW(HK|09988)$的天使轮投资,目前吴泳铭仍持有佑驾创新约2.31%的股份。

总体来看,该公司投资方不乏普华资本、合创资本、四维图新$四维图新(SZ002405)$、凯辉基金、中金甲子、蔚来资本$蔚来-SW(HK|09866)$等知名机构。

最近的一笔融资发生于2023年11月,投资方为穗开投资、广州产投集团、大湾区科创基金、博原资本、华穗创投、上海城濮投资、珂玺资本,老股东普华资本增持。据招股书显示,佑驾创新投后估值为53.48亿元。

按照佑驾创新最后一轮投后估值53.48亿元计算,吴泳铭的2.31%持股价值1.235亿元,再加上2019年转让股份得到的3060万元,整体投资回报率或超过3400%。

本次佑驾创新香港IPO募资金额约40%用以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招聘及留任相关研发人才,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并加强公司的创新商业化能力;及提高公司研发流程的可延展性、效率和有效性;

约30%用以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及解决方案竞争力;约20%用以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及约10%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