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蒂姆·库克发布了新款混合现实头戴设备Vision Pro,然而,对于彼时大热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苹果却保持了沉默。

一年后,谷歌和三星分别推出的Pixel 8和S24手机,引入了“AI智能手机”的新概念,微软、Meta和亚马逊等公司在生成式AI领域豪掷数十亿美元购置硬件设备,而苹果似乎仍然在“保持沉默”,引发了外界对苹果是否将错失技术转型机遇的担忧。

不过,随着万众瞩目的WWDC 2024到来,再次登上开发者大会舞台的库克有机会改变这一局面。市场预计,苹果将发布iOS 18操作系统,还将发布一系列AI服务和功能,标志着其生成式AI计划的开始。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分析称,WWDC 结束后,苹果将不再被视为 AI 行业的落后者。AI将在苹果主要的应用中无所不在,苹果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势将充分展现,Siri的改善是最大卖点之一。

媒体认为,迈向AI新纪元的苹果,正面临“三线作战”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需要开发能够在其设备上越来越多地支持AI功能的芯片,另一方面需要创建所谓的“杀手级”应用程序,吸引消费者,同时,还需要确保获得由竞争对手微软和谷歌控制的最先进的生成式AI模型。

摩根大通分析师Samik Chatterjee表示:

苹果需要消除市场对其在生成式AI方面落后的看法,证明自己已赶上其他公司。

市场预计,WWDC上发布的各项功能,将为苹果产品线注入新活力。

媒体分析称,iPhone、iPad和Mac用户将享受到能够简化日常任务并主动推送相关信息的功能升级,但苹果的AI革新不止步于现有产品——未来的设备将更优化语音控制功能,并能在用户需要时主动提供信息,避免用户长时间凝视充斥着应用的屏幕,更精准、更智能、复杂版本的Siri,将极大提升语音控制操作体验。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分析称,苹果或推出以下类型AI服务:

1) Siri体验显著改善2) AI强化应用(翻译、搜寻、照片编辑、文书处理等)3) 整合如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以强化网络搜索服务4) 整合应用内的聊天机器人/AI(使用应用时无需切换到浏览器便可使用AI)

郭明錤总结道,WWDC 结束后,苹果将不再被视为 AI 行业的落后者。AI 将在苹果主要的应用中无所不在,苹果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势将充分展现,Siri 的改善是最大卖点之一。

媒体认为,苹果已经拥有足够强大的芯片来运行“人工智能智能手机”,但在内存方面,目前型号iphone多少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芯片方面,自2017年以来,苹果一直拥有专用的神经网络架构,其最新的A17 Pro芯片在iPhone 15 Pro和Pro Max上超过了30 TOPS的基准。

这些带有神经网络引擎的NPU,使得在设备上本地运行一些极其计算密集的AI应用程序变得更容易,不过,它们也带来了“在内存方面巨大的技术挑战”,技术情报公司 ABI Research 的分析师 Reece Hayden 表示:

即使是非常小的生成式AI模型,其内存需求也比目前任何手机都要高。

目前,iPhone 15 Pro只有8GB的内存,而由高通芯片驱动的三星S24智能手机则有12GB。

应用方面,美国银行的分析师瓦姆西·莫汉认为,AI iPhone的杀手级应用,将在苹果能够提供一个“与设备上的一切完全集成,然后与云端的某种专家代理进行交互”的对话助手时出现。

这也是市场是预期苹果与OpenAI等公司的合作关系发挥作用的地方。虽然苹果一直在研发自己的生成模型,但它无法与基于数万亿数据参数的最先进模型相媲美,因此需要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

这些举措可能使苹果与一些竞争对手平起平坐,但显然很难超过竞争对手们。

在合作伙伴关系与进展的程度上,苹果与OpenAI之间的任何协议的具体轮廓尚不清楚。媒体分析称,这两家公司是否有文化契合点,以及这段“婚姻”能够持续多久,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苹果设备的成功秘诀,在于其高品质“硬件-软件-服务”。多年市场耕耘之下,苹果用户习惯于将大多数软件安装在设备上,这促使消费者更有意向为更高的内存和存储支付额外的费用,而非为云服务付费。

然而,在AI时代,AI的目标是自动完成任务,而非通过应用来操作。这一背景下,苹果赖以成名的“硬件-软件-服务”策略需要发生改变,且ios系统每年一次的大版本升级速度不足以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问题在于,应该如何改变?

媒体分析称,尽管目前以AI为先导的硬件产品,如Humane Ai Pin和Rabbit R1,大多未能成功。但科技行业似乎正处于革命的前夜——传统智能手机的终结似乎已不远,AI密集型设备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重大趋势。

这一背景下,苹果需要从“硬件-软件-服务”模式转变为“硬件-AI-云”模式。即将推出的iPhone 16系列就是向这一目标迈出的一步。

媒体预计,即将推出的 iPhone 16系列每款手机都将支持苹果全新的 AI功能套件,这些功能将部分通过云服务实现。而对于目前的iPhone 15 系列,用户需要 Pro 版本才能充分利用AI功能。因此,如果这些新服务能吸引消费者,将极大促进iPhone的销售,引发一新轮“超级升级周期”。

不过,郭明錤对此持怀疑态度:

长期来看,正向看待Apple对AI的投资有助于硬体换机潮与服务业务,但短期内可能不容易看到AI对营收与利润有显著帮助。

未来,AI将推动具有潜在行业变革性的硬件发展,如家庭机器人、增强现实眼镜、配备智能和摄像头的AirPods等产品。同时,还将出现新的服务类别,如AI健康教练、非侵入式血糖监测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一直在研发一款类似亚马逊Astro的机器人,能够在家中移动并协助处理家务,公司高层甚至讨论了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可能性。而像人类一样移动或绕过障碍物的任何设备,都需要以先进的AI引擎为核心。

此外,Vision Pro已经利用AI处理部分功能,如理解外部环境。分析称,这类技术可能为AR眼镜或配备摄像头的AirPods铺平道路。这些设备将能够感知周围世界,通过视觉或听觉向用户提供信息。新的健康功能,如AI教练和非侵入式血糖监测,也将大量依赖AI处理。

展望未来,苹果当前种种AI探索,与其说是针对其当前的设备,不如说是在为下一波人工智能密集型设备“铺路”——这些设备,最终可能会取代智能手机。

不过,苹果需要加快其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式AI的基石)的研发,并赶上竞争对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就有可能进一步落后——不仅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而且在其核心业务——设备制造领域。

by:硬AI

如何一键布局美股?

博时标普500ETF(513500)是国内跟踪美国标普500指数的ETF产品。通过ETF这一具有低廉管理成本、高效申赎交易模式的投资工具,帮助国内投资人捕捉美股成长收益。也可以选择博时标普500ETF联接基金(A:050025,C:006075)。美国标普500指数是国际市场公认的美股风向标,覆盖美国11个行业503家代表性上市公司,集中在市场的大盘股,约占美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的80%。

费率端来看,该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60%,托管费率为0.25%。截至2024年4月25日,作为两市规模最大的标普500ETF(513500) 基金最新份额达72.33亿份,最新规模超122亿元,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类:050025;C类:006075)进行定投或逢跌分批布局。

博时纳斯达克100ETF(513390)是国内跟踪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产品。根据纳斯达克指数官网数据,在行业分布方面,信息技术行业是指数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消费服务、消费品、医疗保健等行业均有分布。从指数前十大个股来看,均为优质的高科技型企业。

费率端来看,该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是同类产品中费率较低的。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A类:016055;C类:016057)进行定投或逢跌分批布局。

风险提示:以上数据来源均为公开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基金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本基金适当性风险等级为R3,在代销机构申购的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如需购买本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标普500ETF(SH513500)$$纳指100ETF(SH513390)$$苹果(NASDAQ|AAPL)$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