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的3000点保卫战已经有十年(2014年站稳3000点以上后)的时间了,为什么总是围绕3000点上上下下呢。今天从个股、指数、发行数量等方面分析分析现实的原因。

首先从个股来讲,先看看下图:

市值前20个股票总市值合计21.98万亿,A股总市值约在80万亿,也就是说市值前20位的个股已经占总市值的约27%(超过四分之一)。只要这些个股相对稳定,整个A股的市值和指数就不会有大的涨跌幅。那么现在这些个股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呢,是底部?腰部?还是顶部?从月线图来看下:

从这20个个股的月K线可以看出,基本都处在前期高点或是历史新高点,并且长期持有这些股票几乎都是盈利的(10年内买入)。如果按照这些股票的走势考虑,那上证指数岂不是要过万点了,为什么还在3000点保卫战?原因就是近年来上市的公司质量良莠不齐,上市的目的不纯,这也就是最近为什么出清,为什么指数不涨,为什么大多数股民长期不赚钱的原因了。

再次,近十年上市公司数量统计如下表:

从表格中看也看到,近十年新增IPO1352家(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些上市公司多数成为指数的负指标,并没有为指数做出贡献。尤其是近两年,呈现爆发式新增,这就是2023年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血(资金)被吸干了。

第三,这十年上证指数是怎么走的呢?请看下图:

按照正常思维,上市公司越多,成交金额(月度)应该越大,这样上证指数才可以会逐渐上涨。但事实是在大量新增IPO的2022年、2023年月度成交量反而与2014年旗鼓相当或低于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月度成交量。为什么?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严重透支了未来(此处还没有统计大股东减持等数据)。

那么,小散股民该怎么做呢?我的想法是一定要跟着政策走,对于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可做长期投资,对于当下的热门行业可以少量参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无论如何操作,都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