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W(HK|09868)$  

说,如今理想凭借着其独特的增程路线选择,已经与曾经的两位“伙伴”拉开了一定差距。不过,业内依然习惯用“蔚小理”,来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而这三家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战略和经营理念。


除了理想靠增程和家用元素破局之外;小鹏汽车押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目标是通过颠覆性技术站稳脚跟;而蔚来的服务体系,试图用更广泛的业务布局,达成与用户的深度绑定。


而今,在不同经营策略引领下,另外两家也走到了一个全新节点。


Q1财报发布之后,小鹏汽车股价应声大涨,当天美股涨幅一度超过20%,港股也上扬了13%。而之所以有这种反响,不外乎是小鹏汽车给予了资本市场对于其未来更多的信心。


首先在业绩上,财报显示,2024年1-3月,小鹏实现总收入65.5亿元,同比上升62.3%。同期净亏损为13.7亿元,但是较2023年同期收窄41.5%,较销售业绩更好的上个季度也只多亏损了0.2亿元。


而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汽车2024年*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0.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2亿元增长93.1%,并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8.2亿元增长22.1%。而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2024年*季度,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的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相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也就是说,小鹏汽车已经能够靠平台和软件技术授权服务,获得不菲的收入。


并且,这部分收益改变了只靠卖车呈现出的不算好看的经营业绩。如果仅看汽车销售,小鹏汽车Q1的毛利率仅为5.5%,但如果算上技术服务费,小鹏汽车一季度整体实现毛利率12.9%,较2023年同期的1.7%实现了大幅增长。


而且,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和大众的合作产生的收入并不是一次性收入,这部分收入未来每个季度都会有,而且二季度更多。此外小鹏汽车和大众于4月17日签订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产生的技术服务费用也将在下半年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可以说,相较财报表现带来的显著提升,技术授权收入对小鹏汽车商业模式的隐性改变,才是外界看好小鹏汽车的根本原因。


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也强调称:“小鹏汽车的战略将不会像以前一样,仅仅着眼于销量增长,在这么卷的市场里面会更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综合能力,使长板更长,且没有短板。这样才能够在长跑里面获取更大的规模和利润。”


根据财报指引,小鹏汽车预计二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将在2.9万-3.2万辆之间,同比增加约25.0%至37.9%;二季度总收入将在75亿元至83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48.1%至63.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