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金丰公社的业务模式、发展现状、盈利模式和预计发展规划;1、从2017年开始搞,五年了,托管面积4600万,营收20亿,利润2000万,单亩创收不到50元,说明托管面积扩大并无法直接带动营收增长,即使单亩创收100元,相比于每亩地的种植投入,这个比例也太小;2、金丰公社的土地托管面积是否有水分?金丰公社的业务模式是与县里的地头蛇农资合作社进行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出资额收取8%的固定收益,至于农药化肥种子这些采购哪家的,金丰公社决定不了,还是县里的地头蛇决定,这个固有利益格局很顽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金正大与金丰公社关联交易只有不到10亿,这10亿关联交易就是化肥,4600万亩托管面积对应10亿化肥销售,金正向金丰公社导入化肥并不是那么顺畅,单亩不到25元化肥销售;3、金正一直宣传金丰公社全国最大,对比中化MPA和北大荒农垦的托管面积,后者凭借地头蛇地位已经托管1亿亩,全国做土地托管的金丰公社算一家,但也只是众多其中一家,面临农资央企、各地方农资龙头、县城地头蛇的激烈竞争,拓展难度还是很大的,并不是只有金丰公社在做土地托管,这方面地方政府保护还是比较严重;4、回到金丰公社盈利模式,除了8%的固定收益、配套卖化肥农药种子,提供农业解决方案包这个推广并不顺利,主要是每个县城的地头蛇势力喝固有利益格局太顽固,金丰公社未来的盈利点在于对接下游企业,搞订单种植,卖农产品赚差价,现在这一块在尝试,但规模可以忽略不计,发展了五年,商业模式还没跑通,商业模式是否可行,有待进一步验证;5、金正只持有41%的股权,并不并表,大胆一点想,设想哪怕五年后金丰公社营收100亿,盈利5亿,投资收益也只有2亿,这个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能不能支撑讲故事,看资金认不认可;6、2018、2019年金正讲金丰公社的故事,或许还有人信,确实有想象空间,发展了五年,目前发展成这样,而且已经不具备先发优势,未来能怎么样,能否跟中化、北大荒农垦竞争,能否打破地方政府保护,能否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9、未来金丰公社最大的盈利点将是卖农产品赚差价,淘宝、京东、拼多多已经盯上这块肉,在做市场下沉,走进乡间地头,后面市场将进入白热化竞争局面,谁能胜出,我认为互联网公司搞农业,胜面更大;10、农业本身不是一个好生意,金丰公社也不算好生意,毛利地、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盈利靠的是规模化、集约化和资源整合能力,后续这个故事能不能跑通,显然不能再是靠券商吹票,到了需要兑现的时候了,要想资金关注,就实打实的拿出营收和净利润,拿出自己的成长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