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融社

在连续两个交易日沦为“1元股”之后,科新发展(现已更名为“*ST科新”)抛出一纸董监高增持计划,短期效果立竿见影。

但对*ST科新来说,这次保壳注定是个持久战,除了面值退市压力,还面临较大业绩压力。

这只曾叱咤山西资本市场风云的晋股正在开展积极自救,在新“国九条”监管背景下,*ST科新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01、斥资200万增持

6月11日晚间,*ST科新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8人计划于本公告披露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数量合计62万股-112万股。

*ST科新股价近期在2元/股上下波动,按照2元/股的价格来估算,8位董监高此次增持大概需要200万左右的资金。其中,拟增持数量最高的董事长连远锐,大概需要80-160万元真金白银,其2023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5.4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位独立董事参与了*ST科新此轮增持计划,这在A股是较为罕见的。

独董作为监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的重要存在,持有所任职公司股票是否会影响到其独立性?这是不少股民的担忧。

事实上,独立董事是可以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但需要遵守高管买卖股票的相应规则,如窗口期不得交易、持有的数量要在合规范围内等。

*ST科新这轮增持计划的效果立竿见影。

今年3月底以来,*ST科新股价一路下滑,6月7日更是跌破2元/股,7日、11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在2元以下。在面值退市成退市主流的大背景下,“1元股”显然是陷入面值退的危险群体。

增持计划次日,6月12日,*ST科新股价迅速拉升并涨停,报收2.04元/股。


不过,*ST科新也在公告中提醒,若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公司股票因重大事项连续停牌或有关原因无法实施,增持计划将在股票复牌或原因解除后顺延实施,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02、业绩、股价双重退市压力

科新发展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12月的太原天龙商业贸易集团总公司,曾是山西省最大的综合性商贸企业,主营业务是批发零售副食品及其它食品、日用百货、普通机械设备等。

2000年,天龙集团登陆A股,而其核心资产便是坐落在太原市中心迎泽大街上的天龙大厦,天龙大厦一度是太原市的地标建筑、最早的综合性商业大楼。

但上市后,天龙集团很快出现业绩变脸,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亏损,2003年公司被披星戴帽,随后进入漫长“保壳”期,实控人换了又换,主业随之亦然,公司名字也频繁进行变更。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进入2019年,科新发展才逐渐稳定,公司主业定位自有房屋租赁、广告传媒、装饰装修三大块,业绩也迎来春天,并于2021年正式将公司名更为“科新发展”。

但进入2022年,科新发展再次出现连续亏损。

科新发展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10.24万元,同比下降41.32%;净亏损1.7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775.2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21.65万元。

4月28日晚间,科新发展表示,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于4月30日变更为“*ST 科新”。

同时,科新发展表示,“如果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未得到改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未得到满足,公司股票将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而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实现营业收入约376万元,同比下降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5万元。

增持计划暂时缓解了科新发展的股价压力,业绩压力却仍然较重。


03、遇上新“国九条”

与科新发展此前“保壳战”面临的政策背景不同,近年来,退市监管力度加大,退市公司数量也有所上升。

2020年年底,新一轮退市改革方案通过。此后三年间,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数量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而今年截至6月6日,不足半年时间,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

前段时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是其中重要一部分。

新“国九条”指出,要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等。

科新发展正面临业绩、股价双重退市压力。

面对退市风险,科新发展表示,短期内,对原有业务发展方向和业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稳定和发展原有物业出租业务;高度关注互联网广告营销业务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以确定其后续发展方向;装修装饰业务亦不能再局限于以往住宅、写字楼、酒店行业内业务的开发和承接,尽可能地扩大市场面,集中力量在资源优势地区加大开发装修装饰相关业务新客户新项目的力度和规模,力求公司该项业务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和突破,以确保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实现摆脱困境、化解面临的风险的目标。

这次,科新发展能否化险为夷?作为山西人,我们当然由衷希望其发展驶入正轨。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其能否追上这趟列车,答案和走向只能交给管理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