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初防控政策全面解除,我们的生活快速恢复到了疫情前的状态,疫情三年,早已恍如隔世。

但对于部分飞机来说,它们才刚刚走出阴影,重返蓝天。

国泰集团在6月6日从澳洲爱丽丝泉沙漠接回了第85架,也是最后一架因疫情长期停泊在海外的飞机。

这是一架A330飞机,注册号B-HLV,恰巧也是国泰在20年7月第一架飞往海外长期封存的飞机,此前已经在澳洲沙漠停场了近4年。

国泰营运及航空服务总裁麦皓云(Alex McGowen)表示,停泊及复飞大量飞机都极为罕见,这次计划所涉规模及复杂性是国泰前所未遇。

为何要“大迁徙”至沙漠

在疫情高峰时,国泰集团有约70%的客机需要闲置停飞,国泰工程部营运总经理Bob Taylor回忆称,疫情初期大批飞机停泊在香港机场,甚至占据了部分滑行道。


但要长期在此停放面临不少挑战,一是香港机场当时货运航班仍然繁忙,二是飞机即便停场也要定期拖行至维修区进行维护,每次移动一架飞机都要花费数小时,三是台风季节即将来临,四是香港机场靠近临海,含盐份的潮湿空气可造成飞机部件锈蚀,不利于长期停放。

种种不利因素下,国泰需要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长期存放大量飞机,并确保飞机在停放期间仍然得到适当的维护。

最终,国泰选择将大部分飞机转移至澳洲中部的沙漠爱丽斯泉进行长期封存。


沙漠封存有何挑战

爱丽丝泉气候干燥,湿度长期维持约20%的低水平。

不过,尽管对飞机来说这是一个气候适宜的理想存放地,但沙漠的工作环境给国泰团队带来了不少意料之外考验。

国泰驻澳洲爱丽斯泉工程部经理何根威原本已在2022年退休并定居澳洲,但就在他退休半年后又被公司回到岗位,领导国泰5人团队与当地200名MRO团队等合作对飞机进行定期维护。


他回忆称,沙漠在夏天下午温度通常高达40度,维护工作通常会在清晨6点就开始,而沙漠有时也会有大风,并卷起沙尘。


沙漠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包括蜥蜴、蛇等,例如蛇怕热,会躲在起落架阴影的地方,因此对飞机保护工作必须到位。

每架抵达爱丽斯泉的飞机都要进行为期14天的维护检查程序,包括为飞机的窗户、外露表面、仪器、感应器和任何有开口的地方铺上防护罩。

团队还必须妥善保护发动机,用防腐蚀液体替代发动机润滑油以防止锈蚀,还有将添加剂注入油箱,以防止微生物滋长等。


完成首阶段的封存工作后,团队还要每隔7天、14天和30天定期执行不同的维修检查。

此外,每一位将飞机调机沙漠的国泰飞行员,以及从香港派驻澳洲负责飞机维护的人员在抵达澳洲及返回香港后也分别需要进行隔离,由于国际航班当时大幅削减,其中部分人员还是绕道坐货机回港的。

国泰航务部飞行总经理白恩斯(Tim Burns)就曾执飞多架至沙漠封存的调机航班,他形容驾驶飞机去休眠是伤心的事情,这是职业生涯中需要忘记的篇章。

再次“大迁徙”

2022年开始,全球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解除,国泰在2022年中就开始了重建网络和解封复飞工作。

解封复飞也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单策划过程就需大约四到六个月

随着本月最后一架飞机回港,国泰完成了这项成立77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


在爱丽斯泉的飞机停泊期间,共进行了16,000多次定期检查;整个维护、定期检查及复飞程序共耗费超过80万工时

团队还从香港运来了超过40,000个零件和专用设备,以支持停泊于爱丽斯泉的飞机运作正常。同时,国泰集团的现场品质保证团队进行了2,000多次审核。


飞行总经理白恩斯接回了最后一架停留在爱丽丝泉的飞机,这一次他备感荣幸。

而送走了在爱丽丝泉的所有国泰飞机后,何根威也终于能正式退休。

除在爱丽丝泉封存的飞机外,国泰此前还有部分飞机封存在西班牙雷亚尔城,这其中部分飞机也已返港。

但其余的飞机则因机龄等因素在当地直接退役,有部分已被拆解,就像在疫情期间不少民航人也直接退休或转行。

回到香港的每架飞机还要进行为期14天的维护检查程序,然后再在港机工程或厦门太古进行进一步的定检维护,重新喷漆等,即可重新投入航班运营。

重建之路还在继续

截至2023年底,国泰集团共拥有230架飞机,相比2019年的236架净减6架。而这些飞机的平均日利用率在去年只有7.7小时,比2019年的11.9小时还有一定距离。

麦皓云透露,国泰的运力及航班量目前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80%,预计2025年一季度能100%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去年国泰曾预计在今年底航班量就能100%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飞行员等人手方面的短缺是造成这一计划延后的原因之一,国泰在3月的业绩会上称,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需要约3400名飞行员,截至今年3月初国泰拥有约2900名飞行员,意味着还有约500名飞行员的缺口。

目前越来越多在疫情期间离职的飞行员及乘务员正在回到国泰,其中包括不少曾在国泰旗下港龙航空的飞行员和乘务员,他们重新加入了国泰或选择香港快运。

同时,香港三跑系统将在年内建成,面对增量,国泰也在专注于投资未来,一批新鲜血液正在注入。

机队方面,未来国泰将接收超过70架新机(包括777X,A350F,A321neo等),还有52架的选购权,并正探索引入全新中型宽体客机的可能性,猜猜会是什么型号。

客舱服务方面,今年,国泰计划对777-300ER飞机客舱进行改造,陆续推出全新的尔雅商务舱及特选经济舱座椅。2025年,国泰将在777X飞机上推出全新的头等舱产品。2026年,用于短途的A330机队将配备具备平躺睡床的新商务舱座椅。

人员方面,国泰的服务团队也在更加多元化,去年国泰首次面向内地招聘见习飞行员及乘务员。

首批国泰和香港快运的内地乘务员经过6周的高强度培训,已经正式上岗,成为国泰在疫情后发挥“植根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的重要使者,填补港龙关停后其在内地服务上的空缺,部分香港基地空乘还可以选择居住在深圳,珠海等大湾区其他城市。

近期国泰也拍摄了首批内地空乘成长纪录片,将在本周起陆续分9集播出。

而国泰也在本月正式宣布将在北京和上海开设基地招募乘务员,这是国泰首次在内地开设乘务员基地,此前港龙曾有上海和杭州基地。


据航旅圈了解,未来北京上海基地的乘务员将不仅执飞内地往来香港航班,还会执飞国泰其他的国际航班。

大灾之后,天下太平。放眼国泰大股东太古集团,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过战争洗礼,资产及业务被战火严重破坏,再成功重建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

这样的挑战就好比这次疫情对国泰的影响,国泰能否成功重建,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