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SH601668)$  $北部湾港(SZ000582)$  

近日,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二局参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投产。随着该机组的投产发电,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中建二局承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3号、4号机组核岛及其周边BOP子项的土建施工工程,其中3号机组已于2023年3月投产发电。2台机组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80亿千瓦时,对保障北部湾经济区电力供应、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项目设计标准高,结构复杂。项目团队针对此特点,全过程引入建筑图形信息化仿真技术,采用N+2的模式,应用于内部结构堆坑结构施工、穹顶吊装等13个专业23个应用点。

为有效推进核电建设工艺和装备的更新迭代,项目依托自动焊研究平台,采取自动化+标准化相融合的模式,研发了不锈钢薄板TIG轨道式自动焊、碳钢板MAG轨道自动焊、平板TIG自动组焊、预埋件自动焊机器人等4项核心焊接技术。

项目采用模块化应用技术,通过“样板引路”,开展单模块全过程模拟验证,为ASP水箱模块化应用实施保驾护航。项目还通过研究真空辅助灌浆工艺创新、柔性材料灌注设备及工艺国产化等,提前16天实现首堆预应力节点。项目先后完成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得建筑图形信息化技术奖8项、授权专利36项,发表论文58篇、工法21项、企业标准10篇,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形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施工技术。

在4号机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实现了对比3号机组,缩短核清洁施工工期约2个月,缩短冷试完成到首次装料节点工期234天。早在3号机组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便不断强化管理能力,创新建造模式,积累建设经验。

在3号机组穹顶吊装过程中,穹顶与钢衬里对接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项目团队详细分析土建结构与钢衬里施工之间的衔接,提前一个月统计天气变化,使用BIM技术结合现场条件不断模拟,优化吊点数量,调整限装位置,最终如期高质量完成吊装任务。针对项目建设后期建安深度交叉、特种门核清洁、BHO等尾项工程量大等特点,项目团队创新推广标杆班组建设模式,设立工效提升示范区,开展工效提升行动,提前完成内穹顶封顶节点。

项目团队深入践行“核安全文化理念”,持续构建完整、高效、可靠的核安全保障机制,形成贯穿建造全过程、多层次的责任体系,坚决守护“核安全”。

项目通过“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的方式,将广大建设者进行分组,缩小管理网格,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有效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项目还创新推出“安全微视频”“焊接车间除尘排烟装置”“华龙侠管件展示区”等一系列安全管理举措,着力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过程中严控风险,先后荣获“英国ISA国际安全奖”“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达到核电工程国际标杆评价8级的最高级别。

来源:中国建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