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星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摘要:AR行业目前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变革?

中国AR出货量达到24万台,较上年增长133.9%,且预测中国AR市场规模增速将高达101.0%。

这些数据背后,让看似沉寂的AR行业,实则内部暗流涌动,似乎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来更大的爆发。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苹果、PICO等纷纷加码布局,而魅族、中兴、vivo、小米等手机厂商亦在AR领域积极探索,都是这一趋势的有力证明。尤其是国内市场的迅速进展,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AR领域的最大单一市场。

如今,2024年已过大半,XR领域的“大战”仍未落定,那么,AR行业目前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变革?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正在逐渐揭晓。

“卷”战正酣:技术争霸与应用创新成焦点

从企业层面来看,AR领域的玩家大体可以归为三大阵营:

首先是以微软、Meta、苹果、三星、谷歌等为代表的国际科技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品牌影响力,在AR领域进行研发投入;

其次,是国内手机厂商,诸如华为、OPPO、小米等,凭借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经验,将AR技术融入眼镜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最后,新兴AR企业如Xreal、雷鸟创新、Rokid等,则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理念,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R眼镜产品。这些企业注重实用主义和便携性,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市场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进入2024年以来,AR眼镜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产品发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雷鸟创新、XREAL、Rokid等企业纷纷推出新款AR眼镜,试图凭借差异化竞争,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在保证实用主义以及便携性的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各大厂商纷纷在显示清晰度、音频体验、空间视频显示功能等方面下功夫。例如,今年5月20日,雷鸟创新推出的Air 2s躺躺镜,据称是雷鸟Air系列2024年旗舰之作,从画质、音质、佩戴再到隐私,都让人能够感受到这款观影类AR眼镜满满的诚意。无论是对称式音频结构设计、专业色彩调节功能、0.7mm大冲程,还是亲肤材料、背靠背双扬声器设计、莱茵三重护眼认证等特性的加入,都是基于雷鸟创新以用户场景为核心的宗旨,想用户之所想。


与此同时,XREAL也在5月30日的空间计算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XREAL Beam Pro计算终端和Xreal Air 2 Ultra AR眼镜国行版等。据官方表示,XREAL Beam Pro是为了解决AR领域的一大痛点,内容缺乏的问题,通过Beam Pro将2D内容直接3D化,最大化给用户现在既有的内容,包括空间影像、移动手机生态空间化移植、客厅娱乐串流的移植。

可以说,Beam Pro在功能方面基本上智能手机能够做的,例如听歌、玩游戏、看电影、拍照等使用场景,Beam Pro都能做,除了不能打电话。意图通过提升体验,将用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


Rokid方面,发布新品的时间则比前两家早了一些。4月20日,Rokid在新品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的发布会上,“硬刚”了苹果的Vision Pro。

相比苹果Vision Pro的重量629g,Rokid AR Lite套装中的显示终端——眼镜(Rokid Max2)重量仅为75g,用户再也不用负重练颈椎了。在控制器上(Rokid Station2),Rokid优化了设备的操作逻辑——把物理按键的遥控器直接改为了“迷你手机”,采用触摸为主+两侧物理按键的模式,用触摸+射线两种控制方式,使得用户可以“零”学习成本,上手即用。


在市场竞争中,各大厂商也注重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以丰富AR眼镜的应用场景。例如,雷鸟创新与Google的合作,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Google TV巨幕体验,从而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家品牌之外,如VITURE、Unistellar以及夏普子公司NTT等厂商也在今年相继发布了全新的AR眼镜产品,进一步丰富了AR眼镜市场的产品矩阵。各大厂商在技术创新、合作、操作体验和系统设计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不断推动着AR眼镜市场的向前发展。

卷价格:价格战硝烟弥漫

尽管AR技术的整体方案和形态尚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阶段,但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已愈演愈烈。谈到AR眼镜的当前价格,我们不难发现,市面上的产品普遍定价在1000至3000元之间。

自去年起,AR眼镜新品的价格区间已经降至“千元以下”的亲民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功能性AR眼镜如光粒科技在9月发布的AR泳镜,其售价更是低至990元,这一价格策略预示着未来市场价格竞争将愈发激烈,消费者或许能享受到更多高性价比的AR眼镜产品。

从今年发布的AR新品来看,雷鸟创新公司推出的雷鸟 Air 2s AR眼镜,以其2698元的定价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而首发尝鲜价更是降至2399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而XREAL这款不能打电话的“手机”——Beam Pro,同样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亮相市场,起售价仅为1299元。根据存储容量的不同,Beam Pro 6GB+128GB WiFi版本售价为1299元,8GB+256GB WiFi版本售价为1599元,而Beam Pro 5G版本则从1999元起售。此外,针对企业用户,Beam Pro企业版的起售价定为2999元,充分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Rokid在发布新品时,则是对价格策略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他们并未直接公布产品的最终售价,而是留下了“X499”的悬念。这意味着Rokid将根据消费者的期待程度和市场反馈,对上千元的售价进行动态调整。这种价格上的巨大浮动空间,或许正是Rokid意图通过本次发布的Rokid AR Lite这款空间计算产品,酝酿着把空间计算产品一举“打爆”的阳谋。

可以看出,即便是在AR领域的领军企业,也面临着定价策略上的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前的AR眼镜产品尚未达到足够成熟和市场上的广泛普及,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些产品并未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为了吸引用户并促使他们为这些产品付费,各大企业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清晰、有说服力的付费理由。

卷融资:国内AR眼镜市场竞相吸金

近几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投融资活动也造成了不小的抑制和冲击。作为尚处在成长阶段的VR/AR行业,融资已成为大部分企业当前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来源,投融资活动仍是当前至关重要的行业事件。但开年以来,还是可以看到,国内AR企业传来融资的消息。1月初,Rokid完成战略性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至今总额已超20亿元,估值破10亿美元。

同样在今年1月,XREAL官宣公司已完成新一轮6000万美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的注入,使得XREAL迄今为止的融资总额达到3亿美元。据行业分析机构评估,XREAL目前的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光学引擎生产基地的扩建,这意味着XREAL可以进一步提升AR眼镜的产能,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200万台的生产规模,以帮助XREAL在即将到来的空间计算时代,提升锁定行业领先地位。

3月4日,雷鸟创新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燕创集团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融资金额将用于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的技术研发、量产和市场普及,以及推动AI+AR眼镜生态建设。

至此,雷鸟创新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已完成了三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复星创富、容亿投资、干杯基金、英诺天使基金、三七互娱、润兴锐华、博士眼镜、野草创投、海南盈添等。

2024年4月,AR眼镜公司首镜科技宣布已完成了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合肥高投投资。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AR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AR设备人机交互核心技术的研发,继续专注于B端市场,深耕垂直行业,满足定制化需求,为工业、文旅等领域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以增强现实技术,赋能行业、提升效能。

2024年下半场:AR领域的巅峰对决,谁将引领奇点时刻?

尽管2024年已悄然过半,但真正的精彩往往在后半程上演。对于AR领域而言,下半年的战局或将更加扣人心弦,各大厂商或许会相继传出更多的好消息。

我们不禁期待,AR真正的奇点时刻,或许就在某款颠覆性产品或某个创新应用的横空出世中到来。这个时刻,将标志着AR技术从概念走向成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少数人的玩物变为大众的日常所需。

那么,这个引领奇点时刻的厂商会是谁呢?是已经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Rokid、XREAL,还是蓄势待发的雷鸟创新?或许,还会有其他黑马选手脱颖而出,以独特的视角和颠覆性的创新,颠覆我们对AR的认知。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拭目以待,共同见证AR领域下半年的巅峰对决,期待那个引领奇点时刻的厂商,为我们揭开AR未来的神秘面纱。


文/Vivi(文章未进行标注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点个赞再走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