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场连续数月录得升幅,同时内地投资者持续通过港股通投入港股市场。截至2024年6月11日,内地资金年初至今录得3213亿港元的净流入,相当于去年全年净流入的101%,而沪深股通年内净流入已较2023年大增近倍。如果港股通于6月依然录得净流入,则代表内地资金连续12个月买入港股。

过去10年内地资金经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带动南向成交急增。南向交易(单边)的日均成交额于今年前5个月达到190亿港元,占港股整体市场日均成交额16.9%,比重较2015年的1.6%显著上升(图2)。此外,2015至2023年,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录得816%的升幅,对比港股整体市场的日均成交额下跌0.6%。

从特征来看,南向资金高比例持有的个股,多数为AH概念股,统计显示,南向资金持股超20%的个股中,AH股共有97只,占比为61.39%;持有比例在10%-20%的个股中,AH股占比为22.54%。

那我们该关注那些AH股呢?

高股息和低估值:一方面,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随着上市公司加大“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力度,不仅能大幅提升投资者权益投资体验,红利资产长期配置价值也有望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对高分红资产追逐背景下带动的AH溢价的修复。

央企:港股央企上市公司是港股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同时也是央企获取国际资本和产业资源,对接国际化公司治理标准的重要平台。2022年底以来央企股价有相对表现,估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当前上市央企估值仍然偏低且股息率较高,具有较强投资吸引力。从行业内部来看,多数行业央企相比非国企也存在市净率估值折价。

三者叠满buff 的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其从在港央企中选择一篮子高股息标的。其叠加了三层buff,除了是港股外,成份股又是央企外,还是符合高股息资产特征,符合市值管理考核,分红稳定性等多一层保证。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三大权重为石油石化、通信和煤炭。能源板块也是表现良好。电信可受数字经济的带动,有一定的成长性。在当前的震荡市中,做好进攻资产和防御资产之间的高低切换,攻守兼备。

天风证券表示,新“国九条”中“市值管理”、“提高二级市场投资回报率”从政策面上进一步催化高股息策略。在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共振之下,具备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

中长期来看,内外宏观环境、央国企市值管理诉求与动态分红率有望提升共同指向港股红利资产或将持续展现配置价值。

在“中特估”“央企市值管理”时代风向标指引下、微观公司治理利好频出的情况下,涵盖“高股息、低估值、纯正央企”这三大核心元素的$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20660),会是帮助投资者把握时代红利的良好配置工具,新基发售中,不妨一起关注起来。#“科特估”行情火热,如何掘金?##对华电动汽车征税,欧盟算错了账##苹果股价连续大涨,果链概念股活跃#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931722)$$中国电信(HK|00728)$$中国石油股份(HK|0085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