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白杨

编辑 | 以安

持续聚焦主业、进一步整合到店、到家业务等一系列动作下,今年一季度,美团交出了一份超市场预期的业绩 报告 。 

6月6日,美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收733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分析师预期;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实现营收546亿元,同比增长了27%。

此外,美团去年决心聚焦主业后,新业务在经营状况上也有所改善。

一季度,美团优选、小象超市等在内的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了18.5%至人民币187亿元,同时实现了大幅度减亏,较去年同期的亏损50亿元,减少至亏损28亿元。

这份稳健业绩背后,当下的美团,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

在外部,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固,但也面临着潜在的挑战,它要做好长期御敌的准备。

与此同时,美团也进入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这源于美团对本地生活赛道风向的判断,即本地生活服务到了挖掘存量价值、寻找新增消费需求的阶段。而在新周期下,美团需要拿出来更高的效率,在供需两端都做到更好。

而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的稳健增长、新业务的持续减亏背后,美团无疑向市场释放出了两个积极信号:

其一,美团应对本地生活市场竞争的策略行之有效,业绩走向呈现出一定的确定性;

其二,美团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内部进行的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也夯实了公司的底层能力,利于提升公司效率和业绩稳定性。

长远来看,美团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这种增长的确定性,延续下去。

1、调组织、抓供给,本地生活基本盘高质增长

与2023年将“业务复苏和增长”定为首要任务不同,今年,美团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增长。

其中,作为美团基本盘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无疑是重中之重。上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美团CFO陈少晖说,“我们将继续夯实主体业务的核心能力,加大提升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

如今一个季度过去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稳健增长,成了本季财报中最大的亮点。

从收入构成来看,一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配送服务和佣金收入分别增长了24.61%、26.68%;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也增长了33.05%。

一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增长稳健,图/美团财报 

在这背后,一季度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包括餐饮外卖订单和闪购订单)同比增长了28%,达到了54.6亿笔;美团到店酒旅业务的GTV也同比增长了超过60%,年度交易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7%。

此外,美团在财报中指出,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在线营销活动的商家数量及其平均收入增加。

不难发现,从“到家”到“到店”,美团一季度都呈现出了增长韧性。

某种程度上,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这种稳健增长,也直接印证了一点——过去一个季度里,无论是围绕组织架构做的调整,还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做的诸多布局和尝试,都为美团增添了确定性。

一方面,美团通过组织架构的优化,巩固了到家和到店酒旅业务之间的协同性,提升了整体效率。

过去几个月,为了适应市场的新变化,美团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调整有两次:

先是在今年2月,美团宣布对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等进行整合,并统一交由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管理;

再到4月18日,美团CEO王兴再次发布内部邮件,开启了美团新一轮架构调整,将前述四个业务板块整体命名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同时美团将不再设置到店事业群和到家事业群,两个事业群原下辖各部门调整为直属于“核心本地商业”。

美团掀起这一系列架构调整的目的在于,它希望通过两大事业群和两大平台的整合,从供给侧到需求侧,更好地在流量、品牌、用户等环节产生联动,提高整体的运营和决策效率。

财报电话会上,王兴提到,美团的组织架构调整,为的是更好地支持和整合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我们的组织架构调整不仅仅是实现线上到店、酒店旅行业务在供应端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变化实现美团平台和美团基础设施平台与我们核心业务的更好协同,也就是把我们的需求端和供应端结合起来。”王兴如此说道。

另一方面,在整体消费市场渐进式复苏的背景下,基于组织架构调整带来的高协同性,美团在供给端和需求侧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让它抓住了人们消费需求增长所释放出来的机会。

具体来看,一季度,美团在商家侧推出了多项举措。

美团在该季度推出了面向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的“品牌卫星店”模式,商户不提供堂食,而是只提供餐饮外卖服务,4月美团面向这些商家推出了“万店返佣计划”,希望帮助这类商家解决开店选址、流量转化、投入过高等问题。据美团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已经累计有45个品牌开出了超过560家品牌卫星店。

美团还在加大“拼好饭”的城市覆盖范围,希望吸引到越来越多品牌商户加入。美团称,一季度“拼好饭”的日订单量峰值创下了新高。

此外,围绕到店业务的商户,美团的关键动作有两个:一是提升营销能力,二是在内容建设上持续发力。

举个例子,围绕假日消费、家庭团聚等场景,美团通过直播、线上线下联合促销等动作,为这些商户提供了营销策略。美团透露,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美团上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此外县域本地生活服务消费也同比增长了37%。

 

2、新增量:闪购凶猛,海外加速

如果说核心本地商业的稳健增长,帮助美团稳住了当下,那闪购业务和海外业务呈现出来的增长态势,则在加速帮美团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先来看美团闪购。

近几年,随着即时消费加速向全场景拓展,“万物到家”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即时零售赛道的市场规模处于高速扩张中。

而受益于外卖业务积累下来的稳定可靠的运力网络、用户心智,美团闪购已经成为即时零售赛道最具代表性的玩家。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测算,目前美团即时零售市占率近50%,份额仍在持续提升。

从一季度来看,美团闪购的日均订单量达到了840万,美团透露闪购的年活跃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均同比实现了强劲增长。陈少晖在财报会上预计,今年二季度及全年,美团闪购业务的增速将超过餐饮外卖的增速一倍以上。

在这背后,围绕闪购业务,一季度美团在丰富供给、优化体验、改善运营这几大方向上都动作频频。

今年以来,综合体育用品品牌迪卡侬、内衣品牌都市丽人、中国电信、3C数码配件品牌品胜、家电品牌苏泊尔等等,都入驻了美团闪购。

这带来的是闪购平台更丰富、多元的供给——目前美团闪购的品类覆盖范围已经涵盖了百货、数码、美妆、服饰、宠物等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即时零售“本地线下供给”和“本地即时需求”的这一特点,美团也能复用其在外卖业务上积累起来的在配送网络、履约时效等方面的优势,承接好用户需求。

从财报会释放出的信息来看,接下来,美团闪购也将继续在供给端和消费端加大布局力度。

“在供应端,我们将与更多优质品牌及线下零售商合作,实现各类产品类别的质量优化和选择多样,在某些场景下,如紧急需求、旅行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我们也将继续拓宽长尾类别的商品选择。在消费者端,我们将把更多高频餐饮外卖用户转化为美团闪购用户,并在促销活动期间提高他们的使用频率,增强平台供应。”陈少晖如此表示。

再来看美团的海外业务。

去年5月,美团通过KeeTa在中国香港开设了外卖业务,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KeeTa体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

第三方平台Measurable AI统计的2024年3月外卖订单量显示,KeeTa占香港食物外卖总订单量约为44%,市占率位列第一。

KeeTa的亮眼表现,无疑印证了美团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打硬仗”的能力——王兴就表示,KeeTa的进展坚定了公司在海外市场从无到有建立外卖业务的信心。

但我们也看到,对于出海业务,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方向,美团虽然有扩张野心,但也在变得更加克制与理性。

王兴透露,美团正在评估和研究全球各个市场,中东是其中之一。但他也表示,目前美团整体还处于筹备阶段,也在评估其他市场,包括欧洲或者东南亚国家,“国际化将是美团长期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我们将以非常谨慎的节奏来推进国际化。”

3、新业务持续减亏,美团锚定长期主义

一季度,以美团优选为主的新业务持续减亏,是美团释放出来的另一个积极信号。

该季度,美团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了18.5%至人民币187亿元,经营亏损同比大幅收窄45.2%至人民币28亿元,经营亏损率进一步改善至14.8%。

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团此前定下的关于美团优选的战略调整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王兴此前曾提出,整体的调整目标,是要显著降低运营损失,优先考虑建立关键能力和改善用户体验,而不再专注于扩大规模、获得市场份额。

新业务减亏的原因主要在于,2月份以来,美团通过调整商品平均售价、减少补贴、关闭一些表现不佳的仓库和自提点等一系列举措,将优选业务的效率提上来了。

从管理层的表态来看,美团的减亏预计也会持续下去。“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增长策略,并且全年实施减亏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措施,我们预计二季度的环比亏损将进一步呈下降趋势,美团优选的运营亏损在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显著缩小。”王兴如此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新业务持续减亏背后,当下的美团,正在加速迈入新阶段——变得更加聚焦、更追求经营效率。

这一方面源于本地生活赛道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美团需要利出一孔,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继续夯实主业。

这同时源于本地生活业务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比如美团此前曾表示,经历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用户对外卖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此前以补贴模式获取用户的方法已经失效,外卖平台需要用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式挖掘存量价值、寻找新增消费需求。

到店业务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走向。“随着行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主要参与者的增长策略,将逐渐从补贴驱动转变为以合理投资回报率(ROI)为驱动。我们的战略集中在加强长期竞争优势,而不是市场份额。商户越来越关注在线推广的投资回报率。商户更喜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而我们可以满足他们整个业务周期的需求。”财报电话会上,陈少晖如此表示。

不难发现的是,当追求高质量增长成为行业共识,如今的美团,围绕组织架构所做的多项调整、在核心本地商业供给侧的持续优化、闪购业务的稳定增长、海外业务的逐步探索、新业务的持续减亏,其实都是希望将根基扎得更深,以谋求未来更长远的发展。

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团如何持续提升平台的供给能力和运营能力,更好地链接好平台上的商户和消费者。

对美团而言,考验在于,存量阶段下,如何推动零售行业整体的效率提升。美团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来加速这一进程,一季度,美团的研发投入达到了50亿元。

与此对应的是,美团正加速将经营解决方案、营销等工具下沉下去,帮助商户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今年3月底,美团的无人机已经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了28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过了25万单;美团的自动配送车也在今年5月开始落地,目前已经覆盖了北京、深圳等地的100多个社区。

美团自动配送车,图/美团官网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美团的这些“苦功夫”,将进一步加固其护城河,进一步提升增长确定性。

(题图来源于美团官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