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车的订单可以有多疯狂?

要知道,比亚迪2023年全年销量也就卖了300万辆,如果这个消息为真,那么将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前所未有的震撼性事件。

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官方确认,比亚迪高管李云飞只是表示,秦L和海豹06订单量很多很多,决定先不发数据了。

那么,这两款车的订单量到底有多少?有一个参考数字可以推断。

6月6日,比亚迪在深圳举行了秦L万人交车大会,此时距秦L上市刚刚10天。即便按照这个比较保守的交付速度,秦L月销量也将轻松突破3万辆。

2024年还有半年,如果算上海豹06 DM-i的交付量,这两款车下半年将为比亚迪贡献70万辆以上的销量。现在看来,王传福年初制定的360万辆的目标是过于保守了。

秦L和海豹06 DM-i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悍的销量表现,主要是因为最低2.9L的馈电油耗、9.98万元起售的超低价格、2100km的续航里程以及同价位车型中比较领先的内部配置。

发现了吗?比亚迪这两款车都没有提出什么花里胡哨的概念,也没有进行什么预热,就是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续航不够、油耗高、车价贵等等。

百公里2.9L的馈电油耗,是个什么概念?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秦L和海豹06 DM-i需要加92号汽油,按照8元/L的价格算,百公里出行成本不足25元,一公里也就是两毛五左右,这个成本,足以让某些主打“省油”的日系混动车目瞪口呆。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馈电油耗,如果算上纯电工况,实际成本会更低,这样的表现,对同级别所有车型都形成了降维打击。

2100km的续航是什么概念?此前不少媒体实测,秦L一箱油可以从西安跑到深圳,从北京跑到广州。这个成绩一出来,搞快速充电桩的,推换电模式的,吹固态电池的全沉默了,有这样的表现,还谈什么续航焦虑?

惊人的表现带来了海量的订单,秦L和海豹06 DM-i带来的冲击,超出了同行的预期。合资车、国产新能源,甚至比亚迪自己都要重新寻找定位。

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合资厂商,它们原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国产车掀起几次价格战,让合资厂商惊魂未定,现在又被比亚迪来了个暴击。

先来看日系车,2024年5月份,凯美瑞、雷凌、卡罗拉、亚洲龙都是丰田的主力车型,现在都要被秦L和海豹06 DM-i冲击;本田主力车型雅阁、型格、思域都被当头棒喝;日产的情况更加危险,它有一半以上的销量都是轩逸贡献,现在成为秦L和海豹06 DM-i的头号狙击对象。

大众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它销量最高的三款车就是朗逸、速腾和帕萨特,如今都要面对秦L和海豹06 DM-i这种“怪兽”。

实际上,两田一产和大众过去几十年一直都是被过度神化的,它们的销量主力就是20万以下的低端车型,秦L和海豹06 DM-i的出现,动摇了它们最坚实的根基。

在比亚迪的冲击之下,国产主流厂商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上汽、一汽、广汽、东风这种靠合资业务支撑的国有大厂就不说了,吉利、长城、长安等品牌也相当难受。原因很简单,以前一招鲜吃十年的时代过去了,研发投入必须要加大了。

吉利的情况要比合资厂商好得多,因为它的新能源业务已经成型,不出意外的话,未来1-2年内,比亚迪、吉利将成为国产新能源“双雄”。

长安、长城、奇瑞的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它们的新能源业务并不理想,现在又突然遭遇重击,如果再不快速提升产品性能,是很有可能掉队的。别忘了,国产品牌也没有“免死金牌”。

除此之外,比亚迪自己,可能也要经历一段比较麻烦的调整期,因为秦L和海豹06 DM-i的价格太接地气,秦PLUS、驱逐舰05等车型势必会受到冲击,比亚迪需要尽快建立起新的价格体系。

蔚来、理想、问界等新势力目前并未涉足10万元级别市场,因此受比亚迪冲击较小,但秦L和海豹06 DM-i的火爆或许可以让它们清醒一下:现阶段,大部分消费者最在乎的还是用车成本、续航里程和车内空间,而不是那些其实溢价了至少十倍的冰箱彩电投影机。

所以,秦L和海豹06 DM-i的出现,相当于对整个行业进行了一次“产品教育”。新能源厂商们应该清楚,汽车行业是严肃的现代化工业集大成产品,想要在市场上立足,靠的不是打嘴炮,也不是立人设,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带给消费者一流的体验。

用一款产品重新塑造当下有些跑偏的汽车市场,如果真能让行业回归价值初心,用户因此得到实惠,秦L功莫大焉。


电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