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防晒市场让人很难找到规律。

市场端,一边国际品牌的价格带下移,开始“低空飞行”,另一边本土品牌却在“贴身肉搏”中开始试探200元以上的“高价”,同时还有抖系白牌把产品价格捅到个位数。

科研端,仍有大批防晒品牌在进一步拉高防晒数值,以追求基础性能的跃升;与此同时,防晒产品也出现功效和肤质的细分,共同形成基础需求与细分需求、进阶需求同台竞争的局面。

但反之,只有一个潜力足够大、增速足够快的市场,才能容下一场包容多代际、多生态位物种的全方位“大乱斗”。

那么,这场防晒“大乱斗”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市场又将如何从混乱走向秩序?

 

高速增长下的防晒大乱斗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中国防晒的市场增速远超全球,预计 2021-2025 年仍然能保持10.5%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 244 亿元。

但整体看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防晒赛道依旧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有巨大市场潜力值得挖掘的市场,同时也是少数几个具有确定性高增长趋势的优质赛道之一。

安热沙品牌总经理徐频在日前总结说,当前中国的防晒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且处于成长过程之中。《FBeauty未来迹》发现,这种“分散”主要体现在价格、需求等多个关键维度上:

1.外资价格带下移,低价厮杀更惨烈

从几个主力线上平台数据来看,防晒市场的价格厮杀在2024年愈加惨烈,导致低价产品正在成为防晒市场的主要增量来源。

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防晒品类在淘天平台的销售额为86.38亿元,产品均价为120元。2014年1-5月,淘天平台防晒品类销售额为34.05亿元,产品均价为115元。

具体到品牌层面,防晒品类在淘天平台上销售额和品牌格局相对稳定,后者2023年Top10防晒品牌为蜜丝婷、安热沙、薇诺娜、兰蔻等,整体市场份额占比40%左右,且这样的格局在2024年1-5月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5月淘天平台上,欧莱雅、兰蔻、黛珂、资生堂、兰蔻等知名外资品牌的防晒产品均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品牌防晒品销售额下滑的情况也在今年得到有效扭转。

《FBeauty未来迹》发现,实际在各品牌的线上店铺中,外资品牌主力的防晒产品折扣和买赠力度较大,拉低了每毫升均价。整体上,外资企业并不能在市场占有率上拉开绝对的差距,只能选择更多地与本土品牌展开贴身肉搏,甚至开始用价格换市场。

抖音平台上的价格厮杀更加白热化。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平台防晒品类销售额为54.81亿元,同比增长57.8%,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9.6%,达到7521万件,已经略超淘天平台,且产品均价为72.91元,远低于淘天平台的115元。

有行业人士分析,今年防晒品类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带在60-80元之间,且在这个厮杀十分激烈的价格带中,各个品牌依旧需要靠提高产品容量,降低单价来获取市场。

综合两大主要平台的表现来看,2024年防晒品类的价格战会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4个层面:

1)总体均价下降,且大量的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牌构成市场的增量;

2)主力国货品牌和外资品牌的价格带会更加贴近,肉搏战更激烈;

3)各电商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进一步限制品牌的定价上限和利润空间;

4)更大产品容量和新技术投入、合规成本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

2.高增长中出现结构性机会

在价格高度内卷的同时,中国防晒市场的需求出现多元化细分,整个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1)防晒场景继续细分,专业防晒、养肤防晒等场景差异带来的细分机会出现;

2)防晒开始出现肤质细分、敏感肌专用防晒、干、油皮防晒获得更多市场热度;

3)防晒人群进一步细分,更多儿童专用防晒产品出现;

4)晒后损伤修复、DNA损伤修复等防晒配套类产品还存在市场空白。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带有“儿童防晒”“婴儿防晒”的备案产品共71个,其中仅2023年新申报的数量就达到了13个,这也预示着,近年将有大批儿童防晒新品上市。而蝉魔方数据显示,2023年,宝宝护肤品类目全年销售额同比2022年增长120.36%。其中防晒霜、防晒棒、防晒喷雾等防晒产品销售额超4.5亿,仅次于儿童乳液/面霜。

事实上,短短二十来年时间,还远不够防晒品类在中国消费市场完成认知和习惯的普及。表现到市场端,在一部分人要求防晒进阶的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还没有得到基础的防护。

安热沙品牌总经理徐频认为,消费者对于防晒产品的需求持续变化,除基础的防晒功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美白、保湿、抗氧化、舒缓以及敏感肌适用等功效越发关注。故而,个性化、定制化的防晒产品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向。

因此,防晒市场整体潜力仍在进一步释放的同时,各种细分市场和空白的市场需求会被更快地挖掘出来,仍有多样性机会和结构性机会出现。

3.护肤和彩妆品牌加速搅局

高速增长的防晒品类,也得到了许多护肤和彩妆品牌的重视。

《FBeauty未来迹》梳理今年以来新上市的防晒产品发现,2024年一季度里,至少有22个中外美妆品牌上线防晒新品,外资大牌、国货老牌、新兴品牌纷纷向阳光“开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表现十分突出。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4年1-5月,薇诺娜防晒品类在淘天上销售额达到1.47亿元,同平台珀莱雅与高姿防晒产品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在抖音平台上,今年1-5月,柳丝木防晒销售额接近1.3亿元,雅丽洁、花西子、韩束防晒品类销售额均挤进前10位置,其中雅丽洁和花西子销售额在8000万左右。同时,HBN、谷雨等品牌也开始积极入局防晒品类赛道,推出核心防晒产品。

事实上,这些护肤、彩妆品牌在过去就有涉足防晒品类,但近年来这些品牌正在针对防晒品类提高市场投入,其产出效应也更为明显。

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这些护肤、彩妆品牌而言,防晒是一个看得见增长、且所有投入能够得到确定性回报的赛道。同时,在今年上半年护肤市场相对“克制”的大前提下,从防晒品类上“找补”业绩,也是合理的选择。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防晒是一个需要数年时间投入和培养的品类,而这些护肤、彩妆的防晒板块也接近“成熟收割”的阶段。

 

防晒科技思路的变化

从科研层面来看,防晒品类还正处于升维期,具体表现在除了提升基础防晒功能,主流品牌纷纷将科研视野扩大到光生物学,因此在市场端,不同代际的防晒技术也开始同台竞技。

1. 基础功效依旧是竞争焦点

从今年各主流品牌推出的新品趋势来看,高倍防晒系数、全部波段覆盖和产品肤感已经成为防晒品类的“基础门槛”,但这些维度依旧存在竞争的空间。

例如,「蜜丝婷小黄帽防晒霜」,凭借品牌独家专利技术SUNPRO防晒增效技术提升产品9.72%的防晒力,以及高达88.85%的400-500nm长波阻隔率,能够抵御户外高强光。而刚刚入局的HBN甚至将产品SPF值卷到了89。

同时,肤感、成膜性能依旧是核心竞争方向。珀莱雅的防晒新品「盾护防晒」就从成膜剂进行突破,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出兼具韧度与刚性的「Air超膜防护科技」,防晒膜与肌肤均匀贴合,抗摩擦耐拉扯且防水防汗。而花西子重磅发布修护级防晒新品「小莲伞防晒」采用独家专利技术“创新空气防水莲叶膜” 能够均匀覆盖不平整的皮肤表面,填补沟壑和皱纹处,实现肌肤的无死角防晒。

值得注意的是,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结合成为许多的品牌新的技术选择。蜜丝婷、薇诺娜、自然堂、美肤宝、安热沙等品牌选择了物理和化学搭配的配方应用,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大物理防晒剂也出现了深度开发的趋势。

其中,通过新材料进行包裹,可以优化物理防晒剂的性能,例如广州市阳润实业有限公司会用一款高分子聚合物对物理防晒剂进行表面包裹,然后以硅氧烷做表面处理,由此让物理防晒剂克服干涩感、假白问题,还自带轻柔质感,更好分散。

2.从基础防护到防光老化

在今年主流防晒新品的技术方向上,《FBeauty未来迹》也发现,众多品牌对防晒的技术思路出现升维。

安热沙、薇诺娜、丸美、娇韵诗、优时颜、柳丝木等品牌会在防晒产品中添加养肤功效,甚至旗帜鲜明地提出预防、对抗光老化、光损伤等卖点。

天猫美妆、TMIC快消趋势发布和Flywheel共同发布的《2024防晒行业趋势白皮书》,在国内社媒讨论中,36%消费者提及“功效”,表明消费者期待越来越像护肤品的防晒产品,具有美白和保湿等功能。而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92.5%的受访者均认为防晒有必要,可以防止皮肤晒伤和晒黑、防止形成色斑、防止光老化等等。

可见,消费市场端和品牌供给端都已经发现,防晒并不仅仅是UVA/UVB的防护,还需要拓展更多的功能需求。

事实上,早在2019年,就有行业人士就曾提出过“光老化”的基础研究理论体系,从一个更高的技术认知维度来审视光照对肌肤损伤、老化带来的影响。

从光老化的角度来看,皮肤不仅需要UVA/UVB的基础防护,技术通路也不仅仅局限于防止皮肤晒黑、晒伤等简单的维度。科研还需要从皮肤生理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光照对更多微观层面的影响,例如光照对DNA的损伤,对肌肤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FBeauty未来迹》在《300亿防晒赛道:极致比拼,消费者反吃技术内卷红利》一文中指出,防晒赛道技术理念出现了“高倍防晒—养肤防晒—抗老防晒、修护级防晒”的迭代。

从单一、基础的日光防护,到深度的防光老化的底层思路迭代,也带来了更多产品层面的创新。例如「小莲伞防晒」以“修护级高能防晒”作为核心卖点,在高倍防晒的同时还能“边修边防”,适用于敏感肌肤人群。

当然,在防晒霜中添加修护、滋养功效只是常规技术革新,防光老化的体系思路未来将带来日光防护、晒伤疗愈、晒后修护等成体系的产品矩阵,甚至可以延伸出一些独立的品类。

3.防晒剂科研持续突破

防晒科技的顶层设计改变之下,应用层会涌现更多的新技术吗?

可以看出,大多数防晒核心技术企业仍在努力提升防晒的功效、肤感和成膜性。

这种现状主要受限于严格的法规,在可用防晒剂种类并不多的前提下,如何减少防晒剂用量、增强防晒功效依旧是主要的技术攻关方向。例如德之馨近期开发的SymEffect UV(甘蔗提取物),在人体测试时最高协同增效配方的SPF值便达到了71%,且在UVA和UVB波段防护皆有均衡的协同增效。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中批准使用的防晒剂共有 27 种,除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物理防晒剂外,其余25种均为化学防晒剂,其中能够有效实现 UVA 防护的常用原料仅有6种,技术企业的可探索空间并不大。

但修护光老化的思路,则让技术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一些植物活性成分甚至被行业重新定义为“植物防晒剂”。例如黄酮、苯丙素、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等次级代谢产物便具有明显的紫外线吸收特性,能够防止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晒伤和光老化。

也有相关实验验证,这些植物防晒剂更安全、温和,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同时也具有更好地保湿、滋养肌肤作用,能够提供更全面的防护,比如紫根、绿茶、沙枣、五味子、芦荟、葡萄籽等植物的提取物,在抗氧化等功效层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而中科欣扬等技术企业也在对抗光老化层面有了新的突破——SYSTASESOD SYTOIN依克多因,能够增强皮肤自身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和修复力,帮助防晒产品从“表面防护”升级到“深度抗光老”。

 

防晒品类的未来发展

科技迭代和品牌大乱斗,会将防晒品类的未来引向何方?

可以预见的是,防晒技术顶层设计的改变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思路,也会进一步衍生出更多新的品类,而更复杂的市场需求,也在让整个防晒市场的技术竞争变得更加多元化。

1.技术与市场仍有极大进阶潜力

弗图医学创始人、第十四章品牌创始人梅鹤祥判断,防晒技术体系整体上会向“超越防晒”的方向进阶,而市场会向更多细分的方向发展。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端,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在技术层面防晒依旧大有可为。”梅鹤祥表示,除了常规的防晒增效之外,市场对蓝光、红外光、可见光的危害认知还不够充分。

相关研究表明,红外线的能量最低,却能占能到达人体皮肤的太阳光的 45%。IRA (700- 1400 nm)的红外光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潜在发色团) 相互作用会导致线粒体电子转移通道的破坏,引起能量生成不足和ROS的增加。

新的科研认知必然带来更多新的市场机会,污染物与紫外线的共同作用,可见光的危害防护等超越传统防晒的基础研究,均有可能衍生出更多防护类产品。同时,随着基础研究的加深,DNA修复、晒后修复等进阶功能需求也会在市场中出现。

总而言之,以技术引发市场迭代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2.界限模糊带来更多新物种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市面上越来越多护肤品牌的跨界防晒,让更多护肤研究逻辑和成果在防晒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市场倒逼物种的深度融合,带来更多肤质与功效层面的重组,也会让防晒赛道里出现许多新的机会。

例如防晒与抗老、美白等功能需求的结合、防晒与干敏油等不同肤质需求的结合,让防晒品类与其他护肤赛道开始融合,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落地出现更多可能性。

例如过去数年中,为敏感肌专研的防晒产品已经在市场里“站住脚跟”,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品类;还有品牌抓住防晒品类“易油腻”肤感与油皮的先天冲突,开发出油皮专属的防晒产品。

梅鹤祥还进一步指出,防晒产品的肤感设计也可以更加前卫,除了轻薄、透气两大维度,“清凉感”“冰感”等新肤感也可以让防晒产品拥有更多想象空间。

3.安全防晒掘开新市场

防晒技术和产品的花活千千万,但安全依旧是一条红线,甚至可以拓展出一条独立的市场路线。

事实上,消费者对防晒类产品安全性理性认知和重视,防晒剂渗透的潜在危害已经从科研端下沉到市场和消费者认知层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不会过度强调防晒系数,而更加关心防晒产品的透皮性、安全性。

2022年上半年,玉泽推出防晒新品“大分子白金盾”清爽倍护防晒乳,其中添加三种大分子防晒剂,安全性、光稳定性更强,同时对海洋环境友好,产品中还添加姜根提取物、红没药醇、生物糖胶帮助舒缓敏感,以及麦冬果聚糖、依克多因来养护皮肤屏障。而花西子的防晒新品中也运用了的大分子防晒技术。

“更大的分子量,意味着防晒剂更多地停留在皮肤表面,更少地经皮渗透进入皮肤,也就意味着更好的安全温和性,因此,目前已逐步成为热度最高的防晒剂类型之一。”德之馨化妆品原料部中国区总监劳树权就指出,配方师非常青睐的防晒剂,往往具备更温和、更稳定、低油感等特性,尤其是一些分子量超过500道尔顿的大分子防晒剂。

不管是安全认知,还是技术的深度挖掘,还是功效的融合,每一个方向看上去都是潜力无限,这或许就是防晒品类处于风口之下的最佳诠释。然而,由“乱”到“治”是市场的必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当防晒市场会走向成熟阶段的集中化和规范化,市场份额会属于哪些品牌?

这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陈龙

编辑/吴思馨

校对/桂玉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