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汽车行业消息快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会阻碍中国车企出海步伐

欧盟委员会披露的临时关税比市场之前预期的25%略低。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和上汽集团38.1%。另外对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8.1%的关税。另外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我们认为21%的临时关税比市场之前预期的25%略低,同时对中国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只征收17.4%的临时关税。

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如比亚迪等在21%关税下依然具备竞争力。我们认为部分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在~20%的关税下依然具备竞争力。比亚迪的宋Plus 在欧盟的定价较中国高接近一倍,利润十分可观,即使加征20~% 的关税,该车型在欧盟市场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另外如吉利和奇瑞体量较大的车企在~20%关税情况下同样具竞争力。但是规模较小的如蔚来、小鹏等一众新势力依靠中国生产再运输进入欧盟影响较大。

本土化生产未来将成为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的主要战略。我们剔除欧洲插混,只看纯电的分析。2023年中国车企于欧洲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1.5持续提升到2023年的9.7%,增长强劲。我们认为欧盟的关税跟美国的政策目的不同,主要目的是减少中国车企依靠成本优势从中国出口低成本新能源车到欧洲。因此我们认为会有更多中国车企会在欧洲本地建厂,此举有助于树立自有品牌形象,节省运费和潜在关税上升。匈牙利已成功吸引比亚迪在该国建立欧洲第一家工厂。西班牙目前已获得奇瑞的投资,奇瑞计划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于2024年4季度在巴塞罗那的前日产工厂投产。还有很多欧洲国家以不同的激励计划和优惠政策吸引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

欧盟潜在关税影响可控,难以阻碍中国车企出海步伐。比亚迪、吉利和长城出口布局完善。我们认为大多中国车企对电池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有预期。而且从出口布局来看,基本所有车企首站出口建厂都在东盟国家,充分考虑了地缘和关税风险。欧盟关税落地后,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才决定是否在欧洲当地建厂。我们认为欧盟潜在关税影响可控,难以阻碍中国车企出海步伐。同时在覆盖的公司中,比亚迪、吉利和长城出口布局完善,海外销量有望维持增长。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4月赛力斯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42.47%#$建信智能汽车股票(OTCFUND|011793)$$建信智能生活混合(OTCFUND|01150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