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转型进展已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斗鱼将由此上岸。

文 | 南岂珵

来源 |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

6月5日,“斗鱼退缴主播非法收益超1亿”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起因是当日斗鱼披露2024年一季度财报,其中除经营数据外,还在财报中特别提到自愿将与某些第三方主播历史非法活动相关的1.117亿元收益退还给相关部门。

自2023年11月CEO陈少杰被捕,“涉赌”的阴霾始终笼罩着的斗鱼,退缴非法主播收益算是一个讯号——斗鱼决心切割非法利益,加强内部监控和合规体系。

那么半年有余,斗鱼经历了哪些新的变化?这家曾经的“游戏直播双雄”之一又能否东山再起?

涉赌阴霾

谈到斗鱼,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自去年11月以来的涉赌风波。

简单回顾下,2023年11月22日,成都都江堰警方发布警情通报称,陈某杰涉嫌开设赌场罪,目前已被依法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通报中所称的陈某杰正是斗鱼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陈少杰。

斗鱼随即公告称,尚未收到任何对陈少杰进行调查或被捕原因的正式通知。陈少杰的持续被拘留以及随后的相关法律诉讼和执法行动,可能会对公司声誉、经营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影响最快反应在资本市场,斗鱼自2023年11月21日后的连续7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达到27%。

如果这件事到此为止,或许只是再平添一件高管违法案例,毕竟于投资者而言此类事件早已不是新鲜事,但随着阴霾吹到主播头上,进一步引爆了斗鱼的危机。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斗鱼的主播情况分为三种:

其一是同样涉赌被捕,例如拥有228万粉丝以及直播间最高等级的斗鱼游戏版块主播“轻语丶619”,以及粉丝数达2600万的“一条小团团”;其二是停播,如《炉石传说》头部主播“萌萌哒狗贼”以及知名游戏主播PDD、大司马;其三是出走,例如张大仙、旭旭宝宝等现已入驻抖音。

无论是被捕,还是停播,亦或是出走,映的是核心大主播正在分崩离析。

基于此,斗鱼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收缩。

原因不难理解,主播尤其是头部主播是斗鱼的流量源泉。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曾就此撰文(《斗鱼危情》)分析,斗鱼本质仅为连接主播与用户的中介,其商业模式主要为:用户观看直播打赏喜爱的主播,平台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获得主播打赏的分成;与此同时随着用户逐渐增多,广告商借助平台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形成平台广告及其他收入。

概言之,斗鱼的盈利点有二:直播收入和广告收入。

根据财报,2023年斗鱼直播收入、广告和其他收入营收占比分别为86.8%、13.2%。意味着,斗鱼几近完全靠主播内容获取流量并完成用户积累,继而依靠用户对主播打赏分成实现营收。

而在主播尤其是核心大主播的分崩离析,斗鱼的直播收入在大幅下降。2023年斗鱼实现营收55.3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滑22.5%,其中直播收入47.7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滑29.9%。

故此可以看到,高效运营、收缩低效业务等词汇于是高频出现于斗鱼的财报和业绩电话会中,当然降本增效也确起到改善关键财务指标的作用——2023年斗鱼全年毛利率6.84亿元,全年净利润扭亏为盈1.54亿元。

但这不可复制,2024年一季度斗鱼再迎亏损。

2024年一季度,斗鱼营收10.4亿元,相较2023年一季度的14.83亿元下降明显,其中直播收入由2023年一季度的13.69亿元下降至今8.01亿元,录得净亏损8800万元,调整后净亏损为8570万元。

调整与转向双管齐下

回望熊猫直播前车之鉴,斗鱼似乎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优质主播大量外流,致使平台活跃度下降,切断了商业变现通路。

“(我们)继续加强公司的多元化商业能力,并通过优化公司架构和调整运营策略以强化精细运营管理。”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中斗鱼临时管理委员会如此写道,致力于实现平台的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若想收获未来的长期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斗鱼必须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以稳定的盈利预期作为压舱石。

调整已经开始。

2024年1月,斗鱼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

新成立内容生态部,负责主播内容产出、厂商合作、赛事生态体系搭建等,下设三个二级部门,分别为主播运营部、厂商项目部和赛事内容部。

原创作者服务部调整为内容产品部,负责内容侧赛事、厂商、主播相关需求,以及创作者运营服务、创作工具、价值评估等,下设四个二级部门,分别为赛事产品部、厂商产品部、主播产品部、算法攻坚部。

平台产品部负责站外投放及站内承接,基础产品、社区产品、群组产品及流量分发策略的迭代,虚拟资源审核与配置等;营收事业部则主要负责平台营收产品、活动、大客户服务、公会管理、娱乐内容等业务;原品牌部、公关部、内容审核部全部划归至服务中心公共事务部。

调整的关键有二:一是核心业务资源整合,不再按照分区、分项目的逻辑;二是新立主播产品部、厂商产品部,提供更多游戏相关服务。

第一点自不必说,企业内生式成长必然需要关注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如此看点就在于,斗鱼游戏相关服务的商业化。

游戏相关服务概言之即,游戏分发、游戏道具售卖以及游戏广告等。斗鱼当前的方法主要为通过平台主播、内容创作和运营活动推广游戏道具,以及基于游戏道具开展平台游戏会员业务,形成基于游戏道具售卖的商业路径。

就结果而言,2023年斗鱼广告及其他收入占比由4.4%提升至13.2%,2024年一季度广告及其他收入2.39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同比提升23%。同时,斗鱼还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已经在十多款游戏上与游戏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将扩大游戏推广的主播规模,预计2024年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将有所增加,总营收占比将超过20%。

商业化进展已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斗鱼将由此上岸。

一方面,与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伴随的是总体营收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这个行业主播在哪里,核心用户就在哪里,而如上文分析,目前斗鱼产品上的既有优势已不再稳固,头部游戏主播也正在分崩离析。

也就是说,斗鱼“更丰富的游戏相关服务”提供的基础——用户,持续流失并未止住,而这非一朝一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