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债市,中短端相对长端表现更优,这主要是因为在央行多次喊话后,市场开始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中寻找投资价值的体现。理财回表规模可能增大,但预计央行态度偏好,资金面维持宽松。

 

上周,中短端相对长端表现更优,3-7年期债券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全周下行4PB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在央行多次喊话后,市场开始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中寻找投资机会的体现,但目前资金面不确定性较大。

分析近期资金面,投资者开始关注6月底理财季末回表问题。"理财季末回表"主要指的是在每个季度末的时候,银行或金融机构将表外理财业务的资金回流到表内,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提高流动性。季末理财回表通常意味着资金面的暂时紧张。

今年4月“手工补息”叫停引发了银行存款向表外理财“搬家”,所以6月理财回表的幅度可能会大于一季度。

而近期资金面的走势关键可能要看央行的态度,若短期借贷(OMO)和中期借贷(MLF)操作规模增加,说明资金面偏宽松;此外关注长债利率的走势,如果再次下行逼近政策底线,央行可能会再次喊话干预;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降准来抵消理财回表带来的影响。

中长期来看,整体的利率水平大概率会继续下行。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宣布自6月起下调存款利率,为大行的下一轮存款降息提供铺垫。尽管“手工补息”的叫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负债端的压力,但随着地产政策推动各地下调房贷利率下限也减少了银行新增房贷的收益。综合来看,银行“降成本”是有必要的,而整体利率水平的下降,是债市转向概率不大的重要支撑逻辑。资金面预计仍会维持宽松,仍需关注资金面的变化情况。操作方面,中短债已经下行较多,关注中长端品种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行。




债券小知识:

理财季末回表:"理财季末回表"是金融行业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指的是在每个季度末的时候,银行或金融机构将表外理财业务的资金回流到表内,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提高流动性。下面通过一个比喻来解释这个概念:

想象一下,你经营着一家大型超市,超市里有两种货架:一种是"表内货架",另一种是"表外货架"。

1.表内货架:这是超市里公开展示的货架,上面摆放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都是顾客可以直接看到的,也是超市的主要收入来源。

2.表外货架:这是超市里一个相对隐蔽的区域,上面摆放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并不对外公开,但也是超市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在每个季度末,超市需要进行库存盘点和财务报告,以满足管理层和投资者的要求。这时,超市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将商品从表外货架转移到表内货架:为了提高表内货架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超市可能会将一些原本放在表外货架的商品转移到表内货架,让顾客和管理层都能看到更多的商品。

提高表内货架的商品质量:超市可能会优先保证表内货架上的商品质量,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投资者。

优化库存管理:超市可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调整表内外货架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以实现更好的库存管理和资金周转。

 



在金融行业中,"理财季末回表"的过程也是类似的:

l 银行或金融机构会在季度末将一部分表外理财业务的资金回流到表内,以满足监管要求,提高流动性,降低风险。

l 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到资产的重新配置,如将一些高风险或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资产从表外转移到表内。

l 银行或金融机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优化资产负债表的管理,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总之,"理财季末回表"是一个金融行业特有的现象,涉及到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季度末对表内外资产和负债的调整和管理,以满足监管要求和实现更好的资金运作。

 

手工补息:手工补息本来是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的前提下,采用专用补充计息交易进行手工计息处理。但一些基层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揽储任务,把手工补息作为利率补贴的一种方式,以此绕开内部定价授权。

手工补息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并向资产端传导,或拉升贷款资金价格,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高息揽储也对金融市场秩序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银行间竞争加剧。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为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中观点或预示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和引用。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