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2个事:

1)中证指数公司发了3个基金指数,分别聚焦价值、成长、均衡风格的基金,更细分的基金指数来了。

2)过去3年业绩倒数第一的基金,清盘了。

01

这3个基金指数分别是:

中证太保主动偏股价值基金指数,聚焦价值风格的基金。

中证太保主动偏股成长基金指数,聚焦成长风格的基金。

中证太保主动偏股均衡基金指数,聚焦均衡风格的基金。

从走势上看,3个指数定位蛮精准的。

核心资产牛市中,成长指数表现最好,之后换成价值指数占优。均衡指数则介于两者之间,成长和价值都沾一点。

编制规则上,

选样标准是这样的:

1)最近12个季度,基金平均规模不低于2亿元;

2)最新一期持仓中,港股仓位不超过10%;

3)基金分类为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或最近12个季度平均股票仓位不低于6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

在此基础上,剔除单一大类行业占比过高(超过70%)的基金,这些基金被归到行业主题基金中。

然后从“价值”和“成长”两个维度出发,对市场上的股票进行打分。

价值因子打分标准有4个:股息率、PE、PB、每股净现金流 / 股价。

成长因子打分标准有3个: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净资产收益率(ROE)。

最后,基金半年报和年报会披露全部持仓,以价值因子为主、成长因子为辅,根据持仓股价值和成长因子得分,确定基金风格,属于价值基金、成长基金,或是均衡基金。

02

因为是面向全市场,所以样本基金还是蛮多的。

主动偏股价值基金指数,样本基金有111只。

主动偏股成长基金指数,样本基金有775只。

主动偏股均衡基金指数,样本基金有511只。

而且同一个指数之下,不同基金的业绩分化还是蛮大的。

(1)价值风格基金

收益最高的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黄海)”,抓住了煤炭的大行情,过去3年涨了108.46%。

收益最低的是“融通行业景气(邹曦)”,重仓房地产,过去3年跌了45.66%。

看具体基金,

过去3年,“主动偏股价值基金指数”跌了5.39%,成分基金中,跑赢指数的主要是这些:

有些其实算不上价值基金经理,比如叶勇偏周期,章恒偏轮动,但持仓偏价值股就被选进来了。

做到每年都跑赢指数的有2位:鲍无可、杨鑫鑫,公认的价值名将。

(2)成长风格基金

收益最高的是“金鹰红利价值(陈颖)”,虽然名字里有红利,还有价值,但基金经理风格偏成长,2021年重仓TMT赚了41.64%,2023年抓住了AI大行情,又赚了34.8%,2022年持仓分散,股票仓位也只有70%左右,亏损有限,连续3年同类前1/4。

收益最低的是“长安裕盛(袁苇)”,重仓新能源上游的锂矿,过去3年跌了63.5%。

成分基金数量较多,要求每年都跑赢,还剩这些基金:

(3)均衡风格基金

收益最高的是“金元顺安元启(缪玮彬)”,一代神基,过去3年涨了98.84%。

收益最低的是“东方新兴成长(王然)”,重仓医药、食品饮料,同时还爱交易,换手率600%,过去3年跌了62.47%。

要求每年都跑赢,还剩这些基金:

03

昨天,诺德优选30清盘了

这是过去3年,全市场业绩倒数第一的一只基金,跌了74.54%。

关键这业绩还主要是在同一位基金经理任内完成的。

清盘规则不重复了,参考昨天的文章,简单说说这只基金是怎么亏这么多的。

https://mp.weixin.qq.com/s/CVy37K5QWtSW86fd2SSjQg

看持仓的话,

基金经理风格很极致,2022年8月刚接手就重仓新能源,去年4季度逐步向AI切换。

对比行情,

非常不巧,2022年8月刚好是那轮新能源反弹行情的顶部,之后如大江东去,一发不可收,新能源指数惨遭腰斩,这只基金跌幅比指数还大。

2023年4季度,基金经理看好人工智能,抄了进去,也没蹲到行情。

可能有小伙伴关心:为什么重仓新能源期间跑输指数那么多?

和基金经理频繁交易有关。

看天天基金的数据,2023年,诺德优选30的换手率高达4803.21%,基本每周换一次持仓。

看具体数据,更能感受到疯狂:

2023年,基金4个季度的平均规模是2175万元,但却创造了18.8亿元的成交额,产生了246万的交易费用。

246 / 2175 = 11.3%

单交易费用,就占到了基金规模的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天天精华君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C(OTCFUND|016563)$$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C(OTCFUND|017090)$$工银创新动力股票(OTCFUND|00089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