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波塞冬国际海事展览会6月3日至8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办。本届展会为其创办55年以来最大规模,吸引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2030家参展商。约180家中国企业参加此次展会,比上届增加近50%。展会主办方波塞冬展览公司董事总经理西奥多·沃科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波塞冬海事展中国参展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造船业后来居上

在经历疫情后,中国企业今年高调回归波塞冬海事展。参展商中既有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这种国字号的巨无霸,也有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中国参展企业分布在三个展馆,涉及造船、海运、装备制造、海运服务等细分行业,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现了中国海运行业的发展成就。

波塞冬海事展始创于196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最早出现在波塞冬海事展的中国企业是中远海运。上世纪90年代,中远海运作为最早一批中国企业到希腊参加波塞冬海事展。

中远海运员工回忆说,30多年前的中国造船企业,大部分中方工程技术人员与外国客户沟通必须得配翻译,如今普通员工都具备跟外国客户直接交流的能力,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率团参加展会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专务俞惠忠说,从2006年开始,中远海运重工八次参加波塞冬海事展,该展会已成为公司联系欧洲客户、宣传展示品牌形象的重要平台。这次展会上,中远海运重工不仅展示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还带来绿色低碳的船型和节能环保解决方案。俞惠忠表示,目前中远海运重工在船舶修造领域稳居世界前列,在研发领域实现多项从零到一的突破。

紧挨着中远海运重工展位的是成立于40年前的希腊贾夫里迪斯海事服务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造船厂代理。据悉,该公司与中远海运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8年,它最初是代表中远海运南通分公司在希腊接洽业务。随着中远海运旗下造船企业不断增加,包括大连、广州、舟山等地的分公司也都成为其客户。

贾夫里迪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多年来,我们随着中远海运一起发展。中远海运如今已经是一家非常知名的造船企业,成为希腊船东了解并信任的企业。我相信中国将是未来海运业的主导力量,我们愿意继续保持与中国企业紧密的合作关系。”

希腊学者乔治·福斯塔诺斯从事海运研究超过30年,他收集的资料涵盖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与希腊船东合作的历史。在展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福斯塔诺斯展示了希腊与中国海运合作的资料。根据他的研究统计,从1952年到2022年的70年间,希腊船东在全球订购4000多艘船只,其中日本造船企业接单比例占35%,韩国占38%,中国占27%。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造船业先后赶超日本和韩国,目前造船业综合竞争力已居世界首位。以世界最重要的船东市场希腊为例,从2023年初到今年4月,中国船厂在建以及在手的希腊船舶订单达220艘,超过希腊船东全球订单总数的50%。

有望引领海运业发展

本届展会的二号展馆聚集了大量中国参展企业,中国船级社展台处于醒目位置。

据展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船级是表示船舶技术状态的一种指标。在国际航运界,注册总吨在100吨以上的海运船舶,需要在船级社或船舶检验机构监督之下进行建造。船舶建造完毕之后由船级社或船舶检验局对船体、船上机器设备、吃水标志等项目和性能进行鉴定,发给船级证书。船舶入级不仅可以满足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需要,也便于保险公司决定船、货的保险费用。

世界上最早的船级社是英国的劳氏船级社,成立于1760年,其机构庞大,历史悠久。进入19世纪后,挪威、美国、法国、意大利等海洋强国纷纷建立自己的船级社。

中国船级社(CCS)成立于1956年,脱胎于船舶检验局。1986年9月,中国船级社在德国汉堡设立办事处,是最早一批出海的中国海运企业。中国船级社雅典办事处1999年成立,当年即开始亮相波塞冬海事展。据介绍,参展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造船和海运业的发展,中国船级社的业务能力和口碑也在同步成长。目前,中国船级社形成了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服务网络,可以与西方老牌船级社展开竞争。

在本届展会上,中国船级社向业界全方位展示最新技术成果和服务产品,重点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和服务能力,以及数字智能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氢、甲醇、氨、液化天然气、乙烷等新能源船舶研究、智能船舶技术等,吸引参观者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波塞冬展会上,中国民营企业的展位数量多,分布广,其中不少是第一次以参展商的身份出现,其中就包括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胡建庆告诉记者,长宏早在2013年就开始与希腊海运公司合作。2022年,长宏在希腊比雷埃夫斯市建立分公司,直接服务欧洲市场。

胡建庆说,其公司每年处理约150艘来自希腊的船只订单,进行新建或维修。目前公司正在建造的船只达到42艘,客户遍及全球。

来自宁波的高涛出身海运世家,他的父辈年轻时就开始从事海运配套服务。他从2010年开始参加波塞冬海事展,今年第一次作为展商参展。高涛说,中国已经在造船业和航运业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基于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积累优势,在未来的海运竞争中,尤其是在海运科技领域,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海运行业发展。

中国解决方案引关注

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运用是未来海运业发展的两大趋势。针对海运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本届波塞冬海事展上,中国参展企业向海运同行们展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解决方案。

在展会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海外重要客户详细介绍了全球首套船舶碳捕集系统实船交付案例。为了提供从“燃料端”到“排气端”的全方位全流程船舶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协同减排解决方案,齐耀环保开创性地提出船舶碳捕集设计理念,为船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新思路,成功研发出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并且实现了研发成果的商业转化。

今年初,齐耀环保进行的集装箱船碳捕集系统试航成功,通过加装碳捕集系统,不仅实现船舶碳减排,还有助于提高船舶寿命。此举不仅证明碳捕集有望成为海运业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最经济技术路线,也凸显中国企业在绿色航海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在波塞冬海事展期间,来自中国企业的专家还在中国驻希腊举办的“海事沙龙”上,就“中国绿色航运解决方案:船舶脱碳技术”“船舶低碳设计和数字化方向”等主题进行演讲。希腊知名船东帕里奥斯·西莫斯、希腊航运商会主席乔治·帕特雷斯等希腊海运界代表人物,就未来海运的绿色能源运用等话题与中国企业代表进行现场交流。

波塞冬海事展不仅见证了中国海运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与希腊海运合作的长足发展。目前,两国在造船、海运、港口运营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正如中国驻希腊大使肖军正在“海事沙龙”上致辞所说,中希都是靠海而生的国家,都深刻理解海洋启示,高度珍视海洋文明衍生出的契约精神,有信心进一步深化双边海洋合作。


6月3日,人们在希腊雅典举办的波塞冬国际海事展上参观中国企业展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