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截至6月13日收盘,约有9家公司业绩预增。

其中,齐翔腾达成为到目前为止业绩预增幅度最大的上市企业,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6.03%至633.88%;立讯精密是最早披露中报预告的企业,最早于4月25日就向投资者提前“报喜”;而莱特光电则成为科创板首个披露中报预告的企业。#钮文新:要为正能量注入股市提供空间#

$齐翔腾达(SZ002408)$业绩预增幅度最大——齐翔腾达

截至6月13日收盘,齐翔腾达成为目前的业绩预增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预增超5倍。

6月11日,齐翔腾达(002408.SZ)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至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6.03%至633.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7.02%至2381.52%。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齐翔腾达表示,原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出现小幅下降,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同时,随着经济复苏,需求逐步改善,公司产品的价格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部分产品的价格同比上升,特别是叔丁醇、顺丁橡胶、甲乙酮、MTBE等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做出重要贡献。此外,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产品出口力度,产品出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在国际贸易板块,齐翔腾达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区域业务量和交易价格均保持上涨,上半年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同比增长。

到目前为止,齐翔腾达成为A股2024年中报预增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结合其预增原因来看,化工行业的复苏预期再次得到验证。

在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后,就有多家化工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了拐点信号,包括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恒力石化等公司的一季报均表现亮眼,堪称“基础化工顺周期白马股”。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化工扩产退潮,资本开支数据下降。2023年,基础化工行业资本开支达到3353.4亿元,同比增长6.51%,而2024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为678.1亿元,同比下降14.8%。通常来讲,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对应着产能增速放缓和企业利润率上行。另一方面,春节后工厂开工率提升、海外补库需求增加,化工行业边际复苏,化工行业景气度预期向好。$立讯精密(SZ002475)$

最早披露业绩预告——立讯精密

“果链”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早在今年4月25日就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27亿元至54.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立讯精密表示,全球宏观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的进程中,消费电子产品正逐步走向更个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演进,而数据中心光连接、电连接、散热、电源等各类硬件需求也迅速增长。此外,在智能座舱应用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优化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突破,并在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立讯精密在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的前提下,动态调度内外部资源以全力支持通讯、数据中心、汽车等业务的高质量成长,通过成熟的工艺和强大的底层技术能力,叠加智能制造大平台优势,立讯精密实现了在不同市场高效拓展,以及产品份额的不断提升。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立讯精密的股价长期处于震荡下跌的趋势,但今年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该公司选择较早披露中报预告,或许是想给投资者更多信心,点燃市场资金做多的热情?

科创板首份中报预告——莱特光电

6月11日晚间,莱特光电(688150.SH)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成为科创板首个披露业绩预告的企业。

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1亿元至2.85亿元,同比增长70.32%至101.29%;归母净利润8106.47万元至1.04亿元,同比增长85.32%至136.80%。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莱特光电表示,主要是OLED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OLED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据了解,莱特光电主要从事OLED终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等国内面板厂商的OLED终端材料供应商。

深耕OLED有机材料领域多年,莱特光电可以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准研发,通过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新产品和新客户的拓展,该公司不断稳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事实上,莱特光电属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游,公司业绩预增与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密切相关。近3个交易日,消费电子板块连续上涨,瀛通通讯(002861.SZ)、惠威科技(002888.SZ)等个股更是收获2连板。

中金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了多个作业系统最新版本,并且首次推出Apple Intelligence。苹果公司宣称将与OpenAI深度合作,支援端侧模型训练及推理并结合使用者需求,并升级相机、照片、备忘录等常用应用程式。

上述机构认为,Apple Intelligence将是苹果迈入AI终端的重要标志,苹果AI有望推动换机热潮,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公司的业绩仍有继续提升的潜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