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家电出海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寻求增长、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全球化战略,成功在海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但机遇的背后同样面临挑战,出口替代、成本增加、贸易摩擦……出海挑战逐渐加大,后来者能否复刻前人,继续获取高增长红利?企业又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家电企业当下所应该思考的。

出海业务增长强劲

家电企业捷报频传

从行业数据来看,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家电出口金额累计为1614.9亿元,同比增长8.58%;出口数量累计为95065万台,同比增长20.86%。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4月中国家用电器出口量为38007.6万台,同比增长0.2%;出口金额为890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0.1%。

从家电行业各大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海外市场成为家电企业重要增长贡献点。海尔智家2023年海外营收1364.12亿元,占总营收51.9%,同比增长7.6%;美的2023年海外营收1509.06亿元,占总营收40.56%,同比增长5.79%。



万和电气在2024年Q1万和整体实现营收19.8亿元,其中外销业务贡献额8亿元,同比增长48%。这一趋势表明,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转移产能、实现外循环的重要舞台。

在这样利好的趋势下,今年诸多企业也将出海作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海尔智家通过全球化战略和多元化发展,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海外营收的持续增长,美的集团作为家电行业的巨头,其厨电业务也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通过整合东芝白电等品牌,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在家电行业在海外市场持续强化布局、攻略阵地的同时,厨电头部企业也逐渐将商业触角延伸到海外,面对这些挑战,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策略。

目前万和电气已经开始启动全球市场战略,在重点区域成立海外分公司,组建本土化运营团队,多渠道布局海外自主品牌运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泰国、埃及两大生产基地规划。

厨电头部企业老板电器于去年7月在马来西亚开设东南亚首家旗舰店。老板电器总经理任富佳对于海外市场的布局表示,公司海外渠道销售目前以北美、大洋洲、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地区为主。未来将加快模式转型,香港子公司落成,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向“本土化”运营转型。

积极应对挑战

探寻海外增长新动能

但在高增长、家电企业出海态势进一步深化背后,家电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当下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业绩的美的、海尔等巨头反馈来看,其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包括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而对于欧美地区,出口增速在放缓,甚至部分市场出现下滑。海尔智家在财报中表示,受欧美各国的高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仅抑制了消费,也影响了房屋新建和旧房改造,从而家电产品消费降低。

同时,出口替代现象日益显著。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及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中国企业开始向墨西哥、越南等地迁移产能,这些国家因生产成本较低、贸易协议优惠等因素,逐渐在对美出口家电产品上超过中国,成为中国家电出口的“替代者”。

面对当下危机,家电巨头纷纷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采取多元化战略,努力寻求在海外市场的新增长点。

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表示,作为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从越南开始,TCL将中国市场的一些打法、资源和能力复制到海外市场,最开始是进行OEM业务,主要增加其对客户的品质能力、产品能力和供应能力;到2015年,TCL将全球化升级到战略层面,开始进行资源倾斜和自主品牌建设。现在,TCL构建起全球研发中心,全球供应链交付能力,还有全球化的销售和渠道,以及售后服务能力。

国内头部家电零部件供应商三花智控相关负责人提到,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增加,传统制造产业用工缺口逐渐增大,同时为了规避贸易冲突以及供应链波动风险,中国空调产线及配套产业有向东南亚进一步转移的趋势,现在不少国内家电企业都在东南亚加速了产能和研发布局。

通过海外自主品牌建设、构建研发中心、调整产能布局等方式,家电企业正积极应对全球市场变化与挑战,力求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市场渗透和价值链优化。

结语

总体来看,家电出海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尽管面临着种种风险与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海外建厂、多渠道布局、海外并购等措施的实施,相信中国家电企业定将在海外市场上撬动新一轮业绩增长、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品:搜狐焦点家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