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芒种来,夏至去$金健米业(SH600127)$$中炬高新(SH600872)$$有友食品(SH603697)$

摘要

端午节后,全国麦收完成大半,华北黄淮地区的关注重心从“抢收”切换至“抢种”,然而,五月以来的旱情,使得秋收作物的播种窗口缩短,也给新季花生的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

——农民想种花生——

4月19日谷雨,花生较玉米的比价优势四年最高,市场看增花生面积。

5月5日立夏,花生较玉米和黄豆的比价优势较高,麦茬作物产区倾向种植花生。

6月5日芒种,是华北黄淮地区农民抓紧时间播种秋季作物的参照时点,面对干旱导致的土壤缺墒,互联网传播的农户抗旱抢种画面背后,是相当多的农户只能等雨等墒,因为产区浇水能力不足以替代自然降雨。

——干旱阻碍播种——

据国家气候中心,2024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降水量总体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

据中央气象台,2024年6月2日至6月8日,华北南部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土壤墒情持续偏差,对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和出苗不利;预计6月20日前,华北、黄淮等地有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安徽、河南、河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将持续或加剧。

进入六月中旬,五月下旬以来的干旱,阻碍夏季播种,目前已经错过芒种节气一周时间,这缩短了麦茬花生的播种窗口,需知道,即使是生长周期较短的麦茬花生,也需要三个半月的底线时间来维持单产。

——不能撂荒——

经略华北,地承黄淮,一年两熟,中原河南,全国麦茬花生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南(2022年花生产量占全国34%,国家统计局口径),若6月21日夏至前后仍未出现有效降雨,原计划播种花生的面积可能改种玉米或者黄豆等作物,以避免土地撂荒。一是玉米和黄豆的生长期略短于花生;二是玉米可以贴麦茬播种以节省灭茬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黄豆的种植成本远低于花生和玉米,但黄豆种植也需要灭茬作业;四是一年两熟产区的农户种植收入以夏粮收入为基本保障,秋季作物收入承载着增厚种植利润的使命,即使是粗放式种植,也不能撂荒。

——花生产量有变数——

在6月4日发布的前文《【产业调研】花生:山东产区》中有提及,山东的供应对行情的影响力减弱,未来花生行情走势更加侧重于东北和河南的花生供应情况。东北产区花生播种早已完成,且未有干旱,其2022年产量占全国不到15%(国家统计局口径)。

当下市场聚焦在河南,以驻马店市为例,上蔡县和汝南县北部花生种植区域已有玉米出苗,该地区种植花生年份较短;老产区正阳县和确山县仍有许多土地尚未播种,其中正阳县有可观的面积已经灭茬作业。若未来一周天气情况一如预报,麦茬花生的改种预期兑现,将会打击今年以来持续占据主流观点位置的增面积预期。

此外,河南春花生在6月前早已播种,当下已有开花,面临关键的下针坐果阶段,该阶段为花生生长用水量最大的时期,以此视角可观,6月的干旱不利春花生单产。

花生是季产年销品种,以大宗商品视角观察,花生产季之间鲜有期初库存,今年前期一致认为增面积供应的预期较足,后市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需要密切跟踪产地天气进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气候中心、Mysteel、iFinD、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张大龙 中粮期货研究院 农产品资深研究员 交易咨询号:Z0014269

李正邦 中粮期货研究院 农产品研究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