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华基金旗下银华富饶精选三年持有期(下称“银华富饶精选”)迎来了开放日。这只由公司“金牛基金经理”焦巍管理的产品在三年锁定期过后,非但不挣一分钱,亏损幅度还达到惊人的40%多,引发基民一片谩骂和吐槽。

暴亏产品不仅限于银华富饶精选,焦巍所管产品在2021年-2023年累计亏损额高达130亿元。不过,由于部分产品三年持有期内无法止损赎回,暴亏并不妨碍这些产品为银华基金贡献逾10亿元的管理费收入。

焦巍还不算最“狠”的,银华基金另一也是“金牛基金经理”的李晓星,所管产品三年累计亏损达到159亿元,而同期他为公司贡献的管理费收入则超过19亿元。

一个更刺痛信任银华基金基民神经的数据是,这家公司在2020年-2022年发行的11只设有锁定期的产品遭到“团灭”,成立以来全部是负收益甚至大幅亏损,无一能幸免。

曾经“顶流”焦巍

三年暴亏130亿元

作为银华基金“双子星”之一,焦巍在本月初成立了新产品“银华富兴央企6个月”,尽管是发起式产品,但仅仅1010万元的募集规模,委实有些“冷”。回首2021年,焦巍掌舵的银华富饶精选及银华富久食品饮料两只产品,双双轻松募得15亿元。时隔三年,可谓换了人间。

当中原因,有大环境因素,但与焦巍这些年来产品的惨淡表现,关系可能更直接。

据东财Choice数据,目前焦巍共管理了5只产品(合并份额,含共同管理,下同),除前述刚发的新产品外,其余4只产品一季度末的合计规模为160.86亿元,占银华基金旗下主动偏股型产品(股票仓位60%以上,下同)总规模的21%。这一规模,相比2021年二季度末时的325.63亿元,缩水一半不止。

规模大缩水除了产品遭遇赎回原因外,更主要还是因产品严重亏损。

统计显示,2021年-2023年间,焦巍所管4只产品累计亏损额高达130.36亿元。其中,最惨的是银华富饶精选,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亏幅高达44.67%(截至2024年6月12日,下同),在全市场三年锁定期产品中业绩倒数。

一个更令持有者崩溃的数据是,成立以来,银华富饶精选仅有2个交易日净值在1元以上,其余时间内全部处于“水下”亏损状态。今年以来,尽管市场有所反弹,但该产品的回报率也只有2.84%。

据2023年年报,该基金持有人户数超过2万户,个人持有比例近98%,这意味着有约2万基民在被强制锁定三年后,要直面资产折损近半的残酷现实。

焦巍在管的银华富利精选、银华富久食品饮料同样表现惨淡,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亏幅分别达42.48%、36.06%(A份额,下同)。今年以来,上述2只产品净值皆下跌6%左右,大幅跑输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焦巍的代表作银华富裕主题,虽然近三年的亏幅也在44.52%,但今年以来的净值有13.19%的上涨。个中差异,或是因在银华富裕主题上,焦巍自去年四季度起显著减持了他长期依赖的白酒股$贵州茅台(SH600519)$$五粮液(SZ000858)$,并置入中国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移动(SH600941)$、中国核电等红利主题、中特估概念股。

其他产品则继续重仓死守白酒股。其中,三年期的银华富饶精选,自成立之初就高位重仓白酒,直至今年一季度末,前五大重仓股仍全为白酒股。

三年大亏之后,一个扎心的事实是,尽管在2019年-2020年焦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看2019年-2023年的累计收益的话,上述4只产品自焦巍任职以来的收益已经变成亏损11.01亿元。

而同期,这些产品贡献的管理费为13.47亿元。也就是说,五年整体来看,基民从焦巍产品上赚的钱,还没有他帮公司赚的管理费多。

李晓星更“狠”

三年亏损159亿元

与焦巍相比,同为银华基金“双子星”之一的李晓星,管理规模更大,而亏损也更多。

据东财Choice数据,李晓星管理的产品共计10只,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总规模为262.55亿元,占银华基金主动偏股基金总规模的34%。作为银华基金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股基基金经理,李晓星当前的管理规模,相比巅峰时的551亿元也缩水近半。

而统计显示,2021年-2023年,李晓星所管理产品的累计收益,达到-158.76亿元。

其中,成立于2021年1月的银华心佳,三年间亏损达48亿元。该产品也设置了两年锁定期,首募规模高达135亿元(份),去年开放赎回后,到今年一季度末份额一路减少至100亿份,而规模则只剩下59.59亿元。

目前,银华心佳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为亏损41.18%。今年以来,该产品仍亏损6.78%,也是大幅跑输指数。

事实上,李晓星所管理的10只产品中,除银华大盘(为第二基金经理)外,9只产品年内收益为负,其中银华中小盘、银华心选、银华丰享三只产品年内净值亏幅皆超过11%。另外,这10只产品有5只产品近三年来的净值亏损幅度超过40%。

而上述10只产品在李晓星任职的2016年-2023年间,累计回报为亏损34.09亿元。同期,相关产品累计贡献的管理费为25.63亿元,同样反差巨大。

带锁定期产品全军覆没

合计亏损116亿元

飞瞰财金小编发现,银华基金对设有锁定期的基金产品可谓情有独钟。

根据东财Choice统计,2020年-2022年,银华基金共发行了11只设置了锁定期的主动偏股基金,其中李晓星一人就包揽了5只。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11只产品的总规模为176.45亿元,占银华基金主动偏股产品总规模的23%。

遗憾又可怜的是,这11只产品成立至今全军覆没,无一取得正收益,其中有多达8只的累计亏损幅度超过30%,占比超过七成。11只产品中,成立以来业绩“最好”的是王海峰的银华鑫利一年持有期,但亏幅也有17.22%,最差的则是前述焦巍的银华富饶精选,亏超44%。

覆巢之下,这11只产品成立以来(截至去年末)的累计亏损高达116.27亿元。

显然,这种带有锁定期的产品,遇到不好的市场和管理人,基民就是“站着挨打”。但对管理人银华基金来说,锁定期最直观的好处就是锁定了管理费。上述11只产品成立以来累计贡献了12.69亿元的管理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