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欧盟加征关税落地,中国车企分级别加征

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自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后,欧盟委员会有4个月时间与成员国协商,是否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关税。

欧盟委员会表示,对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关税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对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乘用电池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此次,欧委会表示,任何调查应在启动后最长13个月内结束。欧委会可在启动调查后9个月内(即最迟于7月4日)公布临时反补贴税。确定性措施应在征收临时税后4个月内实施。

事件点评:欧盟加征关税落地,但难以阻碍中国车企出海步伐。本次关税加征会影响部分车企出海战略,亦将加速中国车企进行海外建厂、合资等规避措施,随着中国车企出海战略稳步推进,销量有望持续表现,推荐关注新能源车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智能车ETF(159888)的投资机会。

二、欧盟加征关税不会阻碍中国汽车出海步伐

中国车企在欧盟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23年中国车企市场在欧盟市场销量为22.1万辆,市场份额为1.86%,同比增加104.9%;2019年中国车企在欧盟市场销量为1829辆,市场份额为0.01%,过去5年快速提升。分车企看,上汽占比最高,2024年截止4月销售1.12万辆,占总欧盟市场份额的0.85%,其中占中国车企市场份额的67.1%。其次为吉利以及比亚迪,2024年前4月分别销售2306辆、1953辆车,占中国车企市场份额的13.1%、11.1%。

中国车企出口欧洲体量有限,本次加征关税或主要影响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品牌布局。2024年前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27%至66万台。其中,出口至欧洲的销量占比约25%,包括部分特斯拉、以及欧洲品牌。2023年,比亚迪品牌在欧洲销量为1.57万辆。因此,从中国车企总销量看,当前自主品牌对欧洲出口体量有限,关税政策对销量的影响有限。但考虑到欧洲当地市场空间,自主品牌正在加快对于欧洲的市场布局,关税政策或影响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品牌布局和出海战略。

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在加征关税下依然具备竞争力。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的宋Plus在欧盟的定价较中国高接近一倍,利润十分可观,即使加征20%的关税,该车型在欧盟市场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另外如吉利和奇瑞体量较大的车企在20%关税情况下同样具竞争力。加征关税对规模较小的如蔚来、小鹏等一众新势力依靠中国生产再运输进入欧盟的车企有较大影响,或促使其也开始寻求出海投资建厂。

部分车企对关税政策已有预期,海外建厂大势所趋,欧盟潜在关税影响可控。大多中国车企对电池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有预期,从出口布局来看,基本所有车企首站出口建厂都在东盟国家,充分考虑了地缘和关税风险。同时,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布局稳步推进,出海本地建厂大势所趋。2023年12月,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成为首个在欧盟地区建设乘用车工厂的中国汽车企业。按照规划,该工厂将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在欧洲销售的乘用车车型。2024年4月19日,奇瑞汽车与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签署协议,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合资企业生产新型电动汽车,总投资约4亿欧元,该生产基地位于原日产工厂。此外,汽车生产工厂通常能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收入,匈牙利和西班牙率先获得中国头部车企投资,其他欧洲国家或也希望吸引中国车企吸引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

二、参考丰田经验,中国汽车出海势在必行

贸易摩擦压力下,丰田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逐步完成全球生产布局。早在1958年,丰田开始陆续在巴西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但总体来看发展海外市场仍以出口方式为主。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打响第一枪后,日本与加拿大、欧洲市场的贸易关系也日益紧张,丰田开始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到21世纪初,丰田在北美(以美国为核心)、亚洲(以中国为主)和欧洲(以英法为核心)三个区域的整车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增长,丰田的全球海外布局基本成熟。

图 1 丰田1980-2011 年海外产量(辆)

来源:Wind、丰田官网, 国元证券

丰田全球化生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年):丰田在美日汽车贸易战初期沿用了原有的海外整车生产体系,即以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为核心的海外生产基地。第二阶段(1985-1991年):受贸易摩擦与日元升值的影响,丰田出口规模在1985年达到198万辆新高开始下滑,到1995年仅有120万辆。丰田开始通过对美投资和合资建厂(NUMMI)的方式应对自愿出口限制措施和缓解贸易摩擦,北美成为丰田的海外整车生产核心地区。北美本地化产能规模形成(NUMMI+TMMK+TMMC)并保持稳定增长,丰田整车产能快速增加。第三阶段(1992-2001年):欧洲在90年代初也开始筹划本地生产,先后建立丰田英国(TMUK)、丰田法国(TMMF)公司。第四阶段(2002-2008年):丰田在北美(以美国为核心)、亚洲(以中国为主)和欧洲(以英法为核心)三个区域的整车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增长,丰田的全球海外布局基本成熟。

中国汽车出海亦可采取多种途径,出海发展趋势明确。借鉴丰田出海美国市场及逐渐成为国际化企业的成功经验,未来中国汽车出海可能采取合资建厂、独资建厂以及研发合作等策略。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直接出口面临较高的壁垒,未来扩大对外投资进行本地化生产可以成为直接出口受限的替代方案。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历程大致符合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当前第四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车企投资出海符合这一阶段的特征。

相关产品

1.      新能源车 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追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代码: 399976.SZ,指数简称: CS 新能车),是新能源车行业的代表性指数。指数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少而精”,聚焦行业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机遇。

2.      智能车 ETF(159888):追踪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指数代码:930721.CSI,指数简称:CS智汽车),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

#对华电动汽车征税,欧盟算错了账#$新能源车ETF(SH515030)$$智能车ETF(SZ159888)$$比亚迪(SZ002594)$

数据来源:方正证券、国元证券、交银国际、Wind,截至2024.6.13,以上个股不作投资推荐。以上基金属于指数基金,风险等级R4 中高风险,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