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最近进入了“歇脚期”,相较2月初之后铆足了劲的那一波抬升,当前市场明显进入修整时刻,行业轮动加快、主线难觅,增量资金入市意愿并不强烈。


自去年核心资产走弱,强势出圈的红利策略成为资金的宠儿,相关主题产品规模迅速增长。仅是今年前五个月新成立的红利主题基金(名称中带有“红利”或“高股息”字样的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的数量(33只)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了(21只)。(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


近期红利产品在高位震荡,前期强势的方向加速补跌,这一板块究竟是否还具备配置价值?此外,在一片火热的赛道里掘金有没有什么突围之法?



红利策略为何破圈?

在海外成熟市场中,红利策略的配置价值早已得到诸多印证。“证券之父”格雷厄姆就曾经说过,“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最为可靠的部分”。这一策略在大A略显颓势的近两年可谓“风头无两”,不仅红,还红得持久。

当前的市场究竟有哪些因素成为红利策略“走红”的支撑?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红利策略是否能继续红火下去。

01

利率中枢下台阶

回看历史数据我们发现,在低利率+“资产荒”的环境下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更为凸显。

自2010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红利指数大部分时间呈反向关系。在利率的下行通道中,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降低,此时,受益于较高的股息率,红利资产受到资金追捧。

资金偏好转向 02

回看A股市场每一次主线性行情、市场风格的切换,无不受到当期主导资金的审美偏好所影响

19-21年间,具备高成长性和高ROE的白马龙头股成为关注焦点,核心资产行情走俏;

21-23年间,核心资产泡沫破裂,叠加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升高,风险偏好受到影响,资金追逐较高超额收益的资产,此时资金偏好小微盘股及题材股,由此催生出微盘股行情

自23年以来,政策导向明显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绝对收益派资金持续入场,这类资金偏好估值不贵、基本面持续向上、相对配置拥挤度不高的领域,由此,高股息资产走向视野中央。

03

不确定因素增加

自22年至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投资者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红利资产凭借安全边际高、现金流稳定、分红稳定等优势,体现出更高的防御性,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成为更具“确定性”的资产。

政策引导 04

新“国九条”等一系列政策频出,支持助推红利资产上涨。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培育引入长期资金,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资产明显提振。

此前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也不断加强分红制度建设,鼓励、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A股的分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已超过2.2万亿元,共有超3884家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占比达72.8%。(数据来源:证监会、上交所、中国政府网,兴业证券、光大证券,2024.5)

突围寻“红马”

给红利加点“料”

既然红利时代已至,那在一片红利热潮中,有没有什么策略能够为高股息助力添彩,追寻超额收益呢?

在保持红利的大方向上添加其他的策略,与高股息策略本身作比较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差异呢?我们就以红利方向的标杆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来做一组对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6.12,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详细注释见文末

与红利质量指数、红利成长低波指数和红利价值指数相比,中证红利指数平缓爬升,但整体表现略逊一筹。说明沿着红利的方向,采用“多因子选股”的策略来构建组合,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获得超越基准指数的收益,同时还可以将组合的跟踪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面对一众因子(比如动量风格、价值风格、质量风格等等),选择添加谁更合适这个问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做出具体的判断并非易事。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保证红利策略基本的,又能在此基础上丰富的来源呢?

小夏家的新基——华夏红利量化选股(A类:021570/ C类:021571)正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在产品基准的选取上,对比多个红利主题指数,中证红利指数脱颖而出成为首选。

优势一:各年份历史收益表现突出

对比其他相关指数,中证红利指数好似一个发挥稳定的优等生,从中长期视野看各年份全收益表现稳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5.17,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详细注释见文末

优势二:成分股数量多且权重分布相对分散

指数成份股涵盖20个申万一级行业,涉猎广泛,分布均衡,偏向价值风格。

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分在银行、煤炭、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高股息特征显著,近3年的股息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达8.3%、7.1%、5.4%。(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05.17,股息率为近12个月股息率)

优势三:成分股央企含量高

截至2024年5月17日,指数成份股中中央国企权重占比24.4%,地方国企权重占比50.6%,两者合计权重占比达75%,是指数的主要构成。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推进,央国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指数也将有望持续受益于“中特估”行情。

选取标杆指数作为基准外,华夏红利量化选股(A类:021570/ C类:021571)采用“多因子策略”,严选入库因子,结合海外一线对冲基金的成功经验进行因子整合,减少对单一因子的依赖,提高收益源多样化的同时,保持的持续稳定。

此外,该产品还通过风险控制体系控制组合基差风险、回撤风险、偏离风险等,尽可能控制跟踪误差。

名将坐镇,超额回报亮眼

华夏红利量化选股(A类:021570/ C类:021571)的拟任基金经理孙然晔先生拥有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统计学博士和浙江大学数学专业学士学历背景,具有9年量化研究经验,其中包含超1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曾就职AQR Capital 核心量化策略研发,开发的策略模型经多个市场验证。

其在管产品华夏智胜价值成长自2022年7月由孙然晔先生管理以来,超额收益突出,截至2024年3月31日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累计超额收益达15.80%。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4.3.31,华夏智胜价值成长A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详细注释见文末

具体来说,孙然晔先生的投资策略可以归纳为:采取绝对相对并重、多因子指数增强策略,相对基准获取超额收益持续性显著增强。

现在“上车”晚不晚?

伴随A股阶段性的盘整,红利策略是否还能作为中长期资金配置的方向这一问题,各家机构给出的答案趋于一致。

长江证券认为,在结构性行情中,以石油、煤炭、电力、运营商等为代表的红利板块应作为长期主线配置

平安证券表示,中期来看稳健的红利策略仍是优选

华西证券认为,A股阶段性盘整后有望重回震荡上行,期间高股息红利板块仍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民生证券称,实物需求才是唯一方向,红利资产仍然值得配置

那具体到板块本身是否过热,我们用关键指标来进行衡量。

成交额角度

暂无拥挤信号

我们以从中证红利成交额/万得全A成交额来看,4月底的均值约为4.9%,虽略高于历史均值3.95%的水平,但要说明的是,距离短线交易拥挤信号10%仍有距离,对比这一指标当前的交易额保持良性水平,目前红利风格的交易热度没有拥挤情况出现。

公募持仓占比角度

处于较低水平

我们再通过对基金持仓数据和净值进行分析,动态估算公募基金持有红利股票的比例,当前公募基金在红利板块的投资比例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

数据来源:江海证券,截至2024.05,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

整体来看,虽然红利策略已然是市场上“最靓的仔”,但板块投资尚未到“过热”的阶段,并且在复杂环境中优势更为凸显。

不管从历史数据分析,还是横向市场对比来看,红利资产的爆火不会是昙花一现式的。当低利率环境成为新常态,注重价值重塑的投资浪潮兴起,“耐心资本”入场寻找持续可期的投资方向时,红利资产有望成为后市投资的主流策略。

红利为王 前景可期

严选因子 层层增强

华夏红利量化选股

(A类:021570/ C类:021571)

下周一(6月17日)起重磅开售

滑动查看完整提示:

文章参考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红利策略为何“走红”?》

数据来源:Wind,中证红利指数2019-2023年完整年度业绩为:15.73%、3.49%、13.37%、-5.45%、0.89%,对应的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考虑分红再投资) 2019-2023年完整年度业绩为:20.88%、8.18%、18.19%、-0.37%、6.34%。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4.3.31,华夏智胜价值成长A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成立以来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2019-2023年)业绩(基准业绩)分别为27.13%(29.96%)、24.36%(15.46%)、28.43%(5%)、 -4.41%(-9.78%)、6.43%(-7.01%)。孙蒙于2020年3月17日管理本产品;孙然晔自2022年7月4日起管理本产品,截至2024年3月31日管理以来业绩(基准业绩)为-1.15%(-16.95%)。

孙然晔管理的其他产品情况(管理不满半年产品的业绩未作展示):自2023年5月23日开始管理华夏国证2000指数增强A,华夏国证2000指数增强A成立于2023年5月23日,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20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产品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3月31日业绩(基准业绩)为-13.83%(-14.12%);孙然晔自2024年1月24日开始管理华夏新机遇A,华夏新机遇A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50%;孙然晔自2024年2月1日开始管理华夏创业板综合ETF,华夏创业板综合ETF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综合指数收益率。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普通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R3)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可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3.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4.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5.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护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6.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7.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8,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9.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亦不构成任何要约、承诺,材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管理人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