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本周宣布计划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改变它们的地区战略。据悉,Stellantis(斯特兰提斯)将把部分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产量转移到欧洲。


事实上,这家拥有雪铁龙和菲亚特品牌的公司今年5月就表示,将从9月起在其欧洲经销商处销售中国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生产的电动汽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塔瓦雷斯周四证实,部分汽车将在斯泰兰提斯位于欧洲的工厂生产。

甚至在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8%的额外关税之前,一些中国汽车集团就已经在计划转向欧洲。

在众多不同比例的汽车关税中,比亚迪的关税增幅较低,为17.4%。该公司计划明年在匈牙利的一个工厂开始生产汽车,并一直在研究在欧洲开设第二家工厂的地点。另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奇瑞计划从2029年起,在巴塞罗那的一家工厂每年生产15万辆汽车。

汽车分析师施瓦茨预计,未来3年,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将加快在欧洲的产能建设。他表示:“从短期来看,关税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有利,但从长期来看是不利的,因为中国企业将会在欧洲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增加产能,价格压力也会不断增加。”


在欧洲汽车行业工,依赖中国市场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与更依赖欧洲市场的法国和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

斯泰兰提斯(Stellantis)和雷诺等汽车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称,中国汽车将在价格上超过欧洲竞争对手,而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则反对保护主义抬头,表示支持“自由贸易”。

梅赛德斯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平、尤其是自由的全球贸易非常重要,它推动了创新和增长。”宝马首席执行官也称,欧盟委员会因此损害欧洲企业和欧洲的利益。“保护主义会引发螺旋式上升的风险,关税将导致新的关税。”


数据显示,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32%。由于该公司在沈阳生产电动iX3汽车,并将其出口到欧洲,该公司也受到了关税上调的直接影响(关税上调幅度高达21%)。

另一位欧洲汽车业高管指出,关税能赢得时间,但无法解决问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