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日消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绪勇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单位团队关于“稳定钙钛矿八面体实现高效红光LED”最新研究成果,以Fabrication of red-emitting perovskite LEDs by stabilizing their octahedral structure为题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这是上海大学机自学院首篇以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通讯作者发表的《自然》论文。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31-9

发光二极管(LED)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作为显示三基色之一的绿光钙钛矿 LED 的发展十分迅速,关键的红光钙钛矿 LED(620-650 nm)性能遭遇瓶颈,尤其在高偏压下光谱稳定性差,制约了钙钛矿 LED 在全彩显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单端吸附型配位分子在调节碘基钙钛矿发射光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显著降低其荧光量子产率。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一种独特的双端有机分子配位“锚定”钙钛矿表面以稳定其八面体结构,成功克服钙钛矿薄膜光谱调节和光电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突破了钙钛矿 LED 红光发射的效率瓶颈。

研究团队得到的 LED 器件在纯红光 620-650 nm 范围区间内光谱连续可调,其中 638 nm 发射的 LED 器件外量子效率(EQE)达到 28.7%,创造了红光钙钛矿 LED 发光效率的新纪录。器件在高达 8 V 的偏压下,辐射复合中心几乎不发生分离,表现出极为优异的光谱稳定性。

2024年6月21至23日,“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技术及应用大会”将在山东济南召开。将邀请新一代半导体领域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出席,共同研讨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携手助力我国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目前最新日程公布,点击查看详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