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海容冷链估值,前段时间买了点海容冷链,每股价格13.167元,目前亏了5%多,但我并不后悔。
我谈谈买入逻辑。
话不多说,先来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
1.盈利能力。2019年是海容冷链上市后第一年,归母净利润2.19亿元,2020年2.68亿元,2021年2.25亿元,2022年2.92亿元,2023年4.13亿元,疫情期间的2021年短暂下跌后,马上恢复增长。
2.增长率。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7%,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0%,净资产复合增长率达28%。
3.稳定性。每股收益曲线在2020-2021年比较陡峭,这是因为疫情导致当年经营数据快速下滑所致,属特殊情况,后来每股收益很快恢复平稳。
4.股息率。2018年股息率1.29%,2019年1.71%,2020年0.93%,2021年0.93%,2022年1.23%,2023年4.34%。
5.股价变化
从股价走势图看,在2019-2021年海容冷链的股价走势与业绩情况基本一致,但2022-2023年其走势完全背离了其业绩。2022年,2023年实际上海容冷链业绩是稳健增长的,但股价却一路向下。
从这些财务指标看,海容冷链处于稳健增长阶段,有较好的稳定性,处于成长期。
接下来,我试着按格雷厄姆的估值公式给海容冷链进行估值。
价值 = 当期利润 * (8.5 两倍的预期年增长率)
那么海容冷链的估值= 4.13亿 * (8.5 2*41.37)=376.8212亿。
这里需要做个修正, 2023年净利润4.13亿,比2022年增长41.37%。这种增长属于正常情况吗?
我观察到一个数据,2023年海容冷链的内销比2022年仅增长0.05%,但外销却比2022年增长了40.59%。
也就是说,净利润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外销的增长导致的。
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是常态化的呢?
从理性的角度看,外销增长很难长期保持高增长。
那么利润增长率应该修正到多少合适呢?我一般喜欢保守按四折算(投资是艺术,模糊的艺术),也就是利润增长率修正为16%。
这个利润增长率修正后的结果恰好与前面说的海容冷链上市以来复合增长率极为接近。
当期利润如果以2022年的利润基数,按照16%的增长率,进行计算,应修正为3.3872亿。
那么,价值 = 当期利润 * (8.5 两倍的预期年增长率)=3.3872亿* (8.5 32)=137.1816亿。
考虑各种内外风险,在估值的四折左右买进,也就是市值54.8764亿左右买进,才会有一定安全边际(购买股权和资产我特别偏爱估值打四折)。
所以我在50.5亿市值的时候买,现在即使亏5%,也不后悔。
而且我觉得2022-2023年海容冷链业绩与市值的背离,为未来股价报复式上涨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总体评价:冷链行业个老行业。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日益精进,无人售卖展示柜爆炸式增长,给这个行业又赋予了新空间。
海容冷链专注食品冷链设备领域,这几年可谓抓住了风口,市占率也处于领先定位。
但也要看到食品冷藏领域对技术要求并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单靠做劳力组装,海容冷链很难长期保持高利润率。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纯属个人思考和研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