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需求无忧,头部光模块厂商业绩高增有望持续兑现:此前市场担忧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或因1.6T需求的释放而被挤占。目前来看随着亚马逊、Meta等云厂商对于800G需求的释放,客户群体的扩张或推动800G需求的进一步抬升。此外随着B系列GPU的量产,1.6T光模块亦有望于2025年放量,推动头部光模块厂商业绩高增长的持续兑现。


GPU集群规模仍在迅速扩张,对于高速率光模块需求有望形成加速拉动:黄仁勋提到未来GPU集群规模将达到百万张级别,此前博通在24年3月底召开的AI Day也提到,其正在为客户潜在的100万级别节点集群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做准备,均说明集群规模仍有很大扩张空间。我们判断届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网络层数,或采用新型网络架构(蜻蜓架构/Dragonfly等),以满足集群互联需求,有望带来广阔的高速光模块需求。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 2024的现场主题演讲中,预告了Blackwell之后下一代的GPU平台【Rubin】(2026年),Rubin平台所采用的NVLink将升级至第六代,互联带宽速率达3600GB/s,搭载的下一代网卡CX-9的速率达1.6T,均较Blackwell呈现翻倍提升。我们判断交换机侧使用的光模块将升级至3.2T,为光模块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海外光模块:


1)800G光模块:25年需求不会下降,预计会有40%以上的增长,将提供良好的业绩底座;26年以太网推理、国内需求依然旺盛。


2)1.6T光模块:25年预计400-500万只,英伟达需求为主,预计26年模型扩大、算力投入持续,有望保持高增速。


3)3.2T光模块:从英伟达roadmap和产业链调研情况看,预计明年能有样品,26年有望开始推广,推测方案会有硅光和薄膜铌酸锂。


国内光模块:H、字节等对400G需求放量,预计需求也接近今年海外800G的规模。国内公司加大产能扩张、对上游光电芯片下单较快,产能释放在下半年。


上游光电芯片:电、光芯片同样紧张,交期至少半年,光芯片由于IDM模式,紧张程度更加明显,200G EML已有能力开始批量。1.6T用单通道200G的DSP、TIA、Driver还未规模出货,版本还未最终确定,还需等待一小段时间。


硅光:800G技术路线为砷化镓、磷化铟、硅光,1.6T为磷化铟、硅光,3.2T预计为硅光、薄膜铌酸锂。硅光、薄膜铌酸锂均需要CW光源,看好CW光源前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