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聂英好 2024年06月15日

6月14日晚间,泰格医药(53.800, -3.42, -5.98%)发布声明,公司股价近期出现了较大波动,公司管理层对此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声明指出,公司目前基本面正常,经营活动有序开展,未出现影响业绩的重大不利情形,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6月14日,CRO板块整体下跌,截至收盘,板块全天跌2.7%。在个股上,美迪西(29.690, -0.92, -3.01%)、康龙化成(20.130, -0.62, -2.99%)、博腾股份(13.170, -0.40, -2.95%)、药明康德(43.700, -1.30, -2.89%)、博济医药(7.080, -0.21, -2.88%)等公司纷纷飘绿。其中,泰格医药全天跌5.98%,报53.8元/股。

  业内人士认为,CRO板块整体下挫,或因当前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不断发酵叠加市场情绪被放大。今年1月,美国有议员提出一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此草案可能限制中国CRO/CDMO企业开展业务,国内CRO板块也因此在资本市场上持续受到冲击。

  浦银国际认为,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大概率在下半年会继续存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负面影响已初步在龙头CXO一季度业绩中显现,后续对获取海外新签订单的影响有待中期业绩进一步观测。尽管生物安全法案相关事件进展可能短期内略有波动,但目前地缘政治局势下板块估值仍欠缺结构性回弹的动力。

  泰格医药成立于2014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全面而综合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2023年,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4.21%;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0.91%。2024年一季度,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下降8.00%;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下降58.65%。

  泰格医药在海外的业务规模占比近半。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为31.50亿元,同比下降9.60%,主因泰格医药开展的特定疫苗项目收入减少等。该公司表示,虽然短期境外收入有所下降,但其境外临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境外项目经验日益丰富、美国等重点境外市场业务增长良好。

  目前,泰格医药美国地区临床试验服务收入及在手订单呈现显著增长。在美国市场拓展方面,泰格医药美国团队规模超110人,业务种类涵盖中心启动、项目管理、临床运营、法规注册、数统、医学监查等,临床运营项目经验超100个,已与美国45个州的超过500个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合作。

  年报显示,2023年,在外部环境面临较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泰格医药获得的跨国药企新订单保持增长,尤其是在真实世界研究、现场管理(SMO)和药物警戒等领域。受益于国内创新药企海外临床研究服务需求增加等,泰格医药在北美市场的新签订单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泰格医药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为140.80亿元,同比增长2.10%。

  在今年4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泰格医药曾表示,海外业务将是该公司后续订单增长点之一,泰格医药近几年在欧美地区进行了前期布局投入,目前已在新签订单上有所收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