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持召开的“新型电力系统高端绿色智能装备发展技术论坛暨新产品鉴定发布会”在新疆昌吉市成功举办。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袁玉荣、昌吉州党委书记曾艳阳、中国科学院陈维江院士、中国工程院饶宏院士等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特变电工23项输变电新品全部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

新产品鉴定发布会现场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对特变电工一批新产品、新技术一次性通过国家鉴定并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表示祝贺,对陈维江院士、饶宏院士、何金良教授等行业顶尖专家表示感谢。

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现场致辞

他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动力,推动各类惠企创新政策落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一批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来势正盛、其兴可待。

昌吉州党委书记曾艳阳现场致辞

昌吉州党委书记曾艳阳表示,向特变电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示最衷心的祝贺,昌吉将聚力攻坚强链条、建集群,培育壮大特变电工等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加快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集群集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23项新品全面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陈维江院士、中国工程院的饶宏院士等49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现场听取了特变电工所做的研制总结、型式试验、科技查新、技术经济分析等报告,考察了生产现场,审查了鉴定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特变电工所属的新疆变压器厂、智能电气公司、超高压电气公司和智慧能源管理公司研发的“产品碳足迹边缘智控装置”、“抽水蓄能电站用变压器”等23项新产品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0项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品广泛服务于中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大水电、大火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建设以及太阳能、风能、铁路、石油石化、抽水蓄能等领域。

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现场致辞

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表示,感谢各位院士、专家、领导和企业界朋友们对特变电工的关心和指导。这次创新成果的发布是我们服务国家“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战略实施新的起点,以上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公司在行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期望各位院士、专家能够继续为能源电力装备行业做出特殊的,卓越的,引领行业发展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企业深度科研合作,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研发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引领性创新成果,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强化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拓展系统集成能力、优化产品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融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进程,引领能源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研发应用储备 良性循环创新不止

在新型电力系统高端绿色智能装备发展技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陈维江院士、中国工程院饶宏院士、清华大学何金良教授围绕政策引导、科学布局、技术突破、产业协同、示范应用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专题报告,探讨电力装备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绿色升级把脉定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对通过此次鉴定产品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特变电工领先的新产品数量多,性能优,可靠性显著,应用范围广,已经完全具备持续大批量研发制造绿色、低碳、智能输变电装备的能力。 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董事长种衍民表示,本次鉴定会23项新产品和技术通过鉴定,是行业对公司持续创新产品和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认可。我们将持续打造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优势,完善新型能源产品结构,加快形成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有效带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球电力事业发展以及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更加绿色节能的输变电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电气数字化干变车间顺利投产

智能电气数字化干变车间落成典礼

当日,国家第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数字化干变车间落成典礼在300多名专家学者、业内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顺利举行,金风科技、运达能源科技等多家知名企业与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签署合作协议。特变电工智能电气公司总经理张磊说:“智能电气数字化干变车间是特变电工将30多年干式变压器生产经验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高标准打造的一座干变智能工厂。投用后,将批量化生产2500kVA及以下常规干式变压器,规模化生产全系列箱变、美变集成类产品,预计年产能近万台。我们将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抢占市场最高点,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高质的产品与服务。” 近年来,特变电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加快推进以风、光、氢、储、智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新能源装备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在特高压交直流、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能源电力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智慧融合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 / END / ————

(特变电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